第195章 国号定什么呢?(下)

 王三微微点头。 

 他在考量。 

 实际上,国号他不是没想过。 

 大同这个号,其实蛮别扭,因为和大同府重名了,同时“大同”、“大同”,念多了,甚至远不如直接用中国或者华夏来得顺遂。 

 当然,其他的诸如秦、周、汉、唐这几个经常用的陕西大国号。 

 毕竟大同军现在的组成,大部分都是陕西人,未来他的想法,也是以陕西、甘肃为根基,重新走一遍夺关中而正面硬刚关东的路数。 

 那么这几个大气的国号,其实还是不错的。 

 不过,就是用的太多了,而且老王家上上下下数了一遍,也没亲戚可以攀附。 

 也就一个新朝王莽勉强算是够得着皇帝位置。 

 但王三也不好认王莽作为元祖。 

 毕竟他家的族谱,也是最近重新续的,根本不存在认元祖的地方,而且王三认为他也没必要认八竿子打不着的王莽。 

 不然,他的政权,岂不是要重新延续王莽的国号,并且根据元明两朝的国号规则,起名为“大新”? 

 还是觉得怪怪的。 

 但大顺的话,似乎并不是不能接受。 

 本身明末历史就存在过,王三抵触感立刻就降低了很多。 

 并且如辛璩所言“万子万孙,遇顺而止”,这句谶语确实流传甚广,虽然对于大同军的政权来说聊胜于无。 

 但架不住这个时代,百姓就是喜欢这个玩意儿。 

 该迷信的时候,他王三也不会含糊。 

 “好,我会考虑。”王三微微笑道,“跟师爷交谈,也是舒坦。不过作为聪明人,师爷也应该能看出来,我若是临朝,与尔这些师爷来说,将会是大喜事。 

 毕竟,我要的是能办事的人。” 

 辛璩眸光闪烁,但并没有回答王三。 

 理学的影响还是很多,忠孝仁义什么的,还是枷锁。 

 王三并没有要辛璩立刻答应效力,因为他自信会做出来让他们纳头便拜的事业。 

 识时务者为俊杰。 

 自汉武之后,历朝历代,儒门都是棋盘外的棋手,诸子百家成了棋盘上的棋子。 

 王朝末年,战争初期,你是几乎见不到儒门大族投奔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