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我在替明朝收拾烂摊子(第3页)

 然后,朱见深出手了,他是很厉害,但也很可惜。 

 朱见深彻底规定了八股的方案,也锚定了他曾爷爷朱高炽的大部分制度,同时也积极跟文官集团争夺,本来想要扶持勋贵,结果勋贵在东北犁庭扫穴,让他们打建州女真,他们偏生去坑海西女真,连带着东北臣服在大明麾下的女真,也颇有微词。 

 奴儿干都司的彻底消退,就是从朱见深发现,勋贵靠不住,这才渐渐消停转而开始用太监。 

 汪直、西厂…… 

 所以,我就是发现了这些,才决定推行分科考试,然后择优录取。 

 将考试量化,将罪责定化,科举谁都能考,但考中之后,想要当官,需要再进行一轮政审、然后初步的观政。 

 既能摘取最聪明的小子,也能将其他小子,安排去其他岗位。 

 不是所有的岗位,都要读书的儒生,比如工匠类的、比如水利类的。 

 细化,是我这一朝的选择。” 

 王徵听明白了,也多看了两眼王三说:“很贵。” 

 没错,很贵! 

 王三这一套搞下来,很容易会造成不必要的冗员,这对于整个新顺朝廷来说,大概率会是累赘。 

 “所以,我推行国营。”王三笑吟吟,“士绅们出钱出力不痛快,既然不痛快,那就别靠他们,国营能解决大部分问题。 

 国营的产业,只需要制定好初步的规则,在这个时代,都是最先进的办法。 

 至于冗员问题,这个很简单,没有价值,那就创造价值,多出来的官吏,丢出去开疆拓土。 

 我这一朝,能耐不错的官员,都得给我去边塞,想要混日子的,就去富庶之地。 

 然后,每个十年,杀一批混日子之中有罪业的家伙就成。 

 甚至不用我来,那些从边塞卷回来的官员,都会对他们下手。 

 因为他们会自己形成一套派系。” 

 “你真不怕党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