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薛长安要进步

 资料被送到了考场。 

 薛长安已经考完了明经内容,正在看附加题。 

 前面的内容很简单,绝大部分死记硬背也就能学会,所以他只用了十五分钟,就写完了填空题。 

 难题其实并不多,只是最后一道大题写:“作文,请用四百字以上,破题阐述大同与天下之关系,可用诸子百家言论,亦或自己所思所想,不必拘泥于儒学,言之有理即可。 

 本题附加,不录总分,但记录档案。” 

 档案,薛长安是知道的。 

 在新顺国这里,档案相当于一个官员的历治述职,用来考功的。 

 因此这一篇,就是专门分化新生代定式的。 

 薛长安正在思考,还没想好怎么下笔。 

 突然有人走来,敲了敲梆子,将他们的思绪拉回来。 

 按照考场的规矩,敲钟开始与结束,敲锣停笔立即撤退,敲梆子就是临时有事要交代。 

 “大王那边发来了一封资料,让我等现场宣读给你们听。” 

 秦镗轻咳一声,让嗓门大的几个壮士将资料念了出来:“河津县人薛平禾,月前已死于南阳唐王府长史拷问之下,现尸身弃于乱葬岗。 

 前河南左参政,现明廷陕西按察使陈奇瑜,化名陈正学,伪装商贾,送一人入考场。 

 如今,考试刚开始,其人已于半个时辰前离开。 

 至于其中因由,想必诸位学子也心中有数,无非就是这一次处置考试舞弊者手段酷烈。 

 于是陈奇瑜等,觉本朝寒了士子之心,定然能让天下读书人不来投奔。 

 但大王有言,本朝均分田土,整顿田政,考功吏治,官吏一体,本就触动世宦勋贵等大户之利益,因此从一开始,他们就不是本朝团结对象。 

 如果识相,或许可保性命,如果不识相,入城之后,先屠世宦大族,也是情理之中。 

 因此大王希望学子们都清楚一点,本朝的根基乃是真正的百姓,而非士大夫。 

 明年取下西安府之后,学部将率先推行三年义务教育,给所有百姓子弟扫盲。 

 我朝不禁民智,不行愚民。 

 区区一两个世宦家族的重要性,能与我朝人人读书相提并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