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天下兴亡(第2页)

 只要好好干活,也能让他们获得额外资本积累。 

 有了钱他们也能开始对土地改造,提升产量。 

 同时有农场和国营工坊招工,也能压制一下富农、中农对于时薪的欺压,温和竞争,对各方都有利。 

 总之,眼下的规划,孤也只是为了降低非重点军事地区,土地分配的反抗烈度,才做出的妥协。 

 只要地主们离开乡村,就等于摧毁了旧统治阶级。 

 我新顺国才好培养自己人。 

 尤其是本地贫农招做兵备,将来从中选拔优秀子弟进入正军学习。 

 他们当过兵,上过战场,读过书,回去地方也能跟官府形成合力,帮助新顺国更进一步纠正历代遗留的陋习。 

 至于发往前往城市的地主们。在城市内,只要乖乖劳改完成,出来之后,立刻按照坊民的待遇分房给他们。 

 如果他们真的有能耐,开得起工坊,赚得了钱,交得起税,咱们得鼓励。要是做不到,败落了,那只能说他们赚的钱不是靠自己的本事,而是大势。 

 靠大势走运气赚来的钱,终有一日会因为时运和能力而亏光。 

 我还是那句话,风口在,猪都能飞,现在风口没了,如何把握下一个风口,就考验能力了,真正的强者除了善于抓住风口,更要善于寻找风口。 

 就跟咱们一样,一样是造反,我领着你们,两年多点,跑完了别人五六年的路程。 

 接下来,我们会越来越大,越滚越快。 

 因为明末,我们就是风口!新顺就是大势!接下来的五年计划做好,将内外修炼好,不用贪快,也不用自艾,目标有,风口在,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相信自己,今日大家居于此,就代表了诸位已经踩在了时代的风口上! 

 今后你我领航,谁与争锋?” 

 “是!大王英明!”众皆拜,又吃了一大口鸡汤,把他们给激动坏了。 

 但没人觉得有问题。 

 毕竟现在大部分的路,都是王三指点的,大部分人都经历过圪垯山的修炼,王三当初细细琢磨的一批人,现在也逐渐发光发热。 

 “好,那么接下来第四点,是关于学部的课纲。” 

 王三看向学部,居于此位的都是明朝教习、训导之类的,要么就是进士甚至就是巡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