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明末:我从陕西闹革命倦鸟落旧林
第448章 行政责任制(六)(第2页)
我们完全可以……”
“停,你这些并不是必需品,顶多划归轻工。”廖东楠反驳道,“别忘了大王交代你们化工组的任务,是研究出化肥!别说钾肥、磷肥、氮肥了,直到现在你们连元素周期表里的东西都没有弄清楚。
大王可是交代了,不要求其他的,未来二十年内,发现前四十位化学元素,然后五十年内,基本吃透前四十位元素的性状与反应。
结果到现在,就一个三酸能直接从自然界提出,其他的一点进展都没有。”
“谁说没有!我们已经研究出了电池!电解水……”
“喂喂,这是我们电学组的成果!什么时候变成你们化学组的了!”
“你难道敢说电解水不是化学反应?”
“是又如……”
“那不就结了!”化学组的开口了,直接抢断。
对于这些普遍年轻的工部官僚来说,他们和其他一些部门完全格格不入。
实在是王三对工部的政策调整迅速,现在的工部更像后世的工业与信息部,代表了整个新顺国最先进的生产力。
当然,现在要细化有司,之后要进行产学研合作,让整个中国的生产力走在世界的最前头,也正是因为如此,新顺国的工部也不是谁都能加入的。
不管是廖东楠还是其他一些研究前沿工作的官僚,全是陕西本地或者流民出身筛选学习出来的。
这就极大的降低了某些学派的渗透速度,也能防止王三传授的东西,流失过快。
毕竟王三已经将他记得住的一切都给他们了。
按照明末的生产力,只要满清没有打进来,技术发展不被压制,他所弄出来的东西,很容易就会被仿制。
甚至连电学的内容都可能被复刻。
毕竟电的存在不难解决,而电的痛点是储能、输送。
至于为什么现在就开始搞电学。
王三设计的电学组存在,只是为了系统延展后续工业技术走向罢了。
对于穿越者来说,只要能掌握权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发展,就是这个时代最大的外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