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 汲县之战(四)(第2页)

 闻言,那个青壮转过身来,在阳光下露出了一张和吴襄有七八分相似的脸:“父亲。” 

 “去,这一仗交给你去打,好好打,别堕了威风。” 

 “是!”吴三凤应声,接着转身去取来弓刀,快速拿着将令,带着五百骑兵,八百步兵快速离开汲县。 

 然后一路向西。 

 下午,吴三凤看到了卫漕(今卫河)对岸的王嘉胤部正在杂草丛生的干涸河道上穿行。 

 立刻命人在岸上开始阻击。 

 没办法,今年河南有旱情,宽阔的卫漕,却有水在流动。本该是冬日,却不见飞雪,足见接下来一两年内的河南旱情得多严重了。 

 并且水位最高的地方只是没到膝盖,想要穿行可谓相当容易。 

 因此吴三凤只是尝试阻击了一下,发现对方兵力太多了,整个卫漕遍地都是人之后,他只能命令骑兵开始寻找他们孱弱的地方,然后寻个机会,一力破阵。 

 卫漕对岸,王嘉胤举着望远镜,仔细看了看,确定吴三凤只有一千三五百的马步军,眼底闪过一抹狠厉:“之前让你们准备的掌心雷夹在投石索上丢出去。” 

 “是!” 

 两个总旗的兵马,带着投石索,绑上掌心雷,快速穿过卫漕,来到了河堤边上。 

 吴三凤的马步军一看有机会,立刻就冲了过来。 

 双方逼近八十步,吴三凤的骑兵就开始射箭,可以说招招凌厉。 

 飞羽快速掠过,确实射中了几个人。 

 但王嘉胤的掷弹兵是跟新顺国学的。 

 新顺国的掷弹兵装备都是最好的。 

 因为他们相当一部分人,都是刀牌手转业过来的。 

 投掷掌心雷之后,就会带上刀牌,跟着军队展开白刃战。 

 在这个普及棉甲的明末战场,刀只要用得好,是能很轻松劈开棉甲的。 

 所以明末是个冷热兵器过渡的时代,也是一个白刃战极度频繁的时代。 

 吴三凤看着王嘉胤的两个总旗挨了一轮箭雨,脸色明显不好看了起来。 

 就在他在思考之后该怎么办的时候,这两个总旗相互点燃了投石索上的掌心雷,接着快速甩动和奔跑。 

 就在吴三凤还在蒙圈这群人在干啥的时候,敌人已经逼近了三十步,然后掌心雷就飞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