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 决战察哈尔(一)(第2页)

 所以,游牧部落的成分历来驳杂。

 但自打蒙古崛起之后草原价值体系就变了。

 黄金家族彻底垄断了草原上层贵族传承,底层的牧民被分给了各个与黄金家族有血缘关系的手下,然后将牧场也进行封建。

 如此,人为划分出一块块相对稳定的游牧区。

 只是随着黄金家族的崩溃,相对稳定的游牧区,就变成了谁先来,这里就归谁。

 不服气,打一架之后输得要么跑,要么臣服,要么覆灭。

 之后想要再看到草原稳定,就得等到满清的盟旗制度了,再加上土豆等作物传播进来、鼓励信仰喇嘛出家、任由梅毒在草原泛滥等方式,快速消解蒙古人口。

 明末蒙古各部总人口加起来少说三百到五百万,到了清末就只剩下一百来万。

 足以说明满清在不当人的事情上,还真是不当人。

 不过新顺国倒也不担心蒙古造反,因为土豆等作物的引入,以及耕地机的发展,沿着草原一线,其实能种不少粮食。

 这样一来,汉人就能来到这里驻守,就算没有粮食,也可以开采矿物,漠南一片的煤
 

铁铜,那可都是战略物资。

 所以,新顺国是将这里当做内地来治理的,牧民们被告知获得了土地,虽然是中国的大王给的,但大王答应他们,只要配合大王的东征,中国的王每年会给他们送来大量的茶叶、棉布、还会用好几价格买走他们的牛羊马匹。

 在这个时代,武力的话语权,其实有时候比不上商贸话语权。

 因为武力大家都有,无非孰强孰弱,谁死人多人少的区别。

 可商贸不畅,物品不能流通,是真的可能穷死人的。

 既然都是穷死饿死,只要能沟通,其实大家都不打生打死。

 这就是为什么林丹汗哪怕明知道新顺国在漠南大量兼并部落,可他却没有办法去找新顺国麻烦的原因。

 因为靠近长城一线半农半牧的蒙古牧民、贵族,选择加入新顺国,成为了新顺国的军事集团一员。这群人不反抗,不来找林丹汗诉苦求援,他林丹汗看在新顺国送来的铳炮面子上,自是不能吃饱后放下碗骂娘。而且他东线还有战争。

 脱不开身啊!

 不过,随着敖汉与乃蛮与喀喇沁一起向林丹汗投降。

 虽然这个过程终导致了两部“内乱”,投奔林丹汗的势力,只有原来的三分之一。

 但不重要了。另外两部的叛逃成员已经逃遁东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