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章 合州之战(六)(第2页)

 王三敲了敲西康的位置,又敲了敲蒙自县北面的阿迷州:“这里,有一个人,叫做普名声的土知州,自从奢安之乱后,明廷对西南的征讨中,调动了大量的土司攻略,他因功升迁为土知州。

 近来耀武扬威,关起门在自守,不听宣调,甚至在谋划攻打附近的土司,以此扩张实力。

 而奢安之乱在崇祯二年结束,到现在快两年了,这些土司也基本消化了劫掠来的人口。

 最多明年,势力膨胀的土司,必然有部分按捺不住,开始互相攻伐,壮大自己。

 而我们的出现,无疑给他们创造了明军不在的真空期。

 所以,拿下重庆,滇黔明军士兵,必然会选择防御,那么滇黔就没有暴乱的土壤。

 但要是没有拿下重庆,那么就意味着重庆还有救援的可能。

 如此,明军必然会下令滇黔出兵,同时在本地征集粮草,甚至再一次要土司们出兵协助作战。

 不管最后乱没乱,只要绝大部分土兵随军出发北上,找个机会将他们一锅端了,也能降低我们后续进发滇黔时可能遭遇的抵抗。

 因此,重庆好拿,我们就拿,不好拿那就暂且放缓,先打北线和中线,南线这边以侵蚀、土改,步步为营为主。”

 王三说完,这才算是彻底将三路战线的布置彻底展露出来。

 王三三路齐发,北线按住九边,中线威胁运河、南线把控西南。

 做完这一切,不管那一路取得优势,最后的目标,都是江南地区。

 而且王三可以跟玩跷跷板一样,哪边优势大,他就在另外两路中最远的一路,加码物资和兵力进行牵制。

 若是中路优势大,那他就直接出兵中路,两路作为策应。

 可以说不管怎么打,王三转圜的余地,比明军还大。

 因为拖延太久,明军上下会因为收不上税而崩溃。

 王三只要拿下四川,短期内就不用担心钱粮问题,要是连带着重庆拿下,王三甚至可以选择先走南路,直插江南的威势。

 当然,这都是要看后续情况的。

 现在,大家都有了了解,也就知道后续该怎么安排底线了。

 新顺国的参谋体系,会尽可能箍着所有人进行决策。

 一定要配合大战略进行安排,尽可能扩大每一个优势,最后积少成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