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章 川渝局面已定

后续就跟王三接见了邓王己,给他封了一个郎将,进容山乡男爵位,贵阳兵备使。

 同时下旨,成立四川、重庆、黔宁、云南四省。

 川渝分开,遵义划入黔宁,于是黔宁基本就是后世贵州省的大小了。

 之后,王三加封李过重庆分军区司令,进江津县子,总领重庆军务,暂时先对重庆进行渗透游击和招募山地兵,为之后总攻重庆做准备。

 之后的行政区划,基本按照后世的来,县级市改叫州,地级市改叫府,一通拆分,丢下一张张地图之后,王三带着麾下,前往成都。

 还未抵达成都,王三接到了重庆方向的书信。

 如同预想的那样,朱燮元果然选择了最好也最合适的岳阳方案。

 他先从夔州移镇秭归。

 之所以去秭归,原因就是熊文灿出事了。

 他因为追击敌人太凶,从荆州一路跑进了襄阳,然后在襄阳城被陈耳朵包围了。

 所以朱燮元尝试稳住荆州局势,但效果不是很好,很多荆州士绅难逃,华容、沅澧等地,都是荆襄逃难来的士绅,新顺国的土改开始了。

 跑得慢的士绅,都被破家灭门了。

 毕竟这一次新顺国是诈败丢了已经控制下、土改下来的地区,返回乡里的士绅为了遏制农民反抗,开始全力清算本地百姓。

 于是荆襄各地的百姓,第一次意识到,只有参与起义,才能保住自己得到的一切这句话。

 士绅的清算,彻底激发了本地的愤怒,游击队重新获得了人员投奔与支持。

 二次进发的农民,已经不是单纯的农民了,他们已经知道只有武力,才能保卫自己胜利的果实。

 所以,荆襄已经没有士绅活跃的基础了。

 朱燮元确定荆襄救不了,就只能退后去岳阳重整旗鼓。

 现在,摆在朱燮元的局面就是东中西三线全部出问题。

 四川盆地陷落敌人之手,西线基本崩溃,中线重庆虽然在他手中,但敌人沉船堵了合州、壁山县这一段的嘉陵江,摆明了不打算跟他死磕重庆。

 而战局,基本上确定,敌人准备在东线跟他决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