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9章 汉家儿郎闯天下

新顺五年元旦,顺天府。

 王三居于热闹的寺庙附近的一座茶楼,身边跟着随从正在招待张志和跟张巍人落座。

 就在气氛正和煦的时候,茶楼附近有一群欢闹的孩童路过,口中唱着歌:

 “莫要浑噩惹人厌,天大地大有得闯。

 汉家儿郎出乡关,成家立业锦衣裳。

 锦衣裳,锦衣裳,不在梦里在脚下。

 行万里,闯万里,埋骨何须桑梓地。

 胡无道,汉大昌,宁辽远,泽大荒。

 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进饭锅里。

 北大荒,北大荒,冬虽冷,有大炕。

 一户田,百亩起,耕地机,响当当。

 黑土地,富流油,呼呼啦,万石粮。

 北大仓!北大仓!玉米面,嘛嘛香。

 闯关东,北大仓,手快有,手慢无。

 吃不完,怎么办?卖进关,家家富!

 若念家乡四驿远,再问金银何处有?

 蹚古道,过汉关,西域棉花青藏马。

 走西口,高车响,风卷草原牛羊现。

 下南洋,赴金山,蹈海万里金铛铛。

 金铛铛,金铛铛,不负韶华不负家。”

 街头巷尾,听得此歌,不少人都驻足观望。

 酒楼上,张巍人跟张志和听到此歌,也都将目光投向了王三。

 很显然,这种歌,就是王三让人安排的。

 闯关东、走西口、蹚古道、下南洋,将会是接下来大顺发展的主旋律,毕竟边疆地区需要人去填补,而单纯使用移民手段过去开发,耗时耗钱。

 短时间王三或许还能支撑,但时间长了,那就不见得能扛住了。

 毕竟百姓不仅仅是为了一口吃的,更是为了以后的生存。

 所以,利益才是发展的导向。

 察觉他们的目光,王三随意的说:“开发边疆除了利益,还有政治。

 朝鲜发回来了战报,这一次将朝鲜北部人口清扫了出来,约莫有三百二十六万人。这一批人会用最短时间迁往了漠北、西域。但还是不够。绥远、察锡、岭西、单于、高车五省,以本地的矿产规模,至少需要两千万人口屯驻。”

 王三说到这里,难得露出了无奈的神情:“但本地人口才只有八百万许。另外,东北的开发要提上日程了。你们说,若是全部靠中原移民,这个花销,朝廷能担待得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