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7章 朱财出手(上)(第2页)

 比如张溥,他在北京被坑了之后,第一时间跑回来,不去蒙自县当他的知县,反而呆在了江南想方设法的勾连社员,写了一套纲领,这一套纲领的影子,很多都是大同论的。

 但不可否认,这玩意儿好用,写出来之后,下边百姓对他们的看法就好了很多。

 不管能不能达成,至少场面功夫他们写的很好,因此复社在江南年轻读书人的支持度,已经超过了东林党们。

 而东林党们因为大顺在北方的一系列操作,加之对江南士绅们的财产曝光,已经让他们名声都跌干净了。

 因此,东林党其实内部分化很严重。

 都不是一条心了,要不是江南这边的士林还需要东林的皮,早就他娘的丢了。

 所以,就现在来说,他们不会站出来当靶子,被说两句也不会要命。

 再说了,复社和东林背后的支持者,其实是一家人。

 左右互搏罢了。

 史可法看情绪不对,赶紧站出来:“陛下,大顺所谓的国家大同,根本上,还是一个声音,一个脉络,一个体系。在臣等看来,治国最好的办法就是一个在朝,其余在野。在朝做好规划,做好事,在野的做好监督,不能随意的干涉朝廷政策,有什么问题,在议会内讨论,所有事情好商好量,但也要坚守底线

 比如,江南丝织发达,粮食欠缺,但还是有人将粮食卖出去。

 不仅卖出去,还卖给了南通州的顺贼。这就不可接受了!

 还有就是对于兵马的操练、调度,需要尽快完成镇守化跟协调。

 四周还有大量伪帝。攘外必须安内,江南不得有其他声音了。”

 朱谊漶看话题已经跳开了,眉头紧皱,但片刻之后还是妥协了。

 结党结社,他管不了。

 因为朝廷政权,很难由他直接把控。

 但也不能彻底放任不管,所以朱谊漶开口说:“既然如此,那就安排监督吧。由锦衣卫派出监督,所有结社开会的时候,必须有锦衣卫在场。若是讨论国事,地方治理,朝廷支持。若是有人图谋不轨,那就别怪锦衣卫动手了。

 若是不答应,那……也没事。反正朝廷不认没有接受朝廷监督的结社。

 只要不在监督之列,就按照太祖之法,超过五人聚众,徒一年。”

 众人闻言脸色一变。

 朱财这个时候站出来说:“陛下,其实不必开诚布公,锦衣卫自有密探在其中。若是公布,臣以为,当另外安排,比如监督之社人,以敌对社人充任监督。而锦衣卫充作探查,一来钳制,二来留档,如此所有社,也就不会讨论一些无关国家治理的风花雪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