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2章 有事皇帝亲自顶上

这话重了!

不少人的第一心思。

可想要跟他反对,却憋着一句话说不出来。

因为江南那边的舆论导向,确实就是对大顺的一切政策的反抗,国企在那边发展势头也不强,毕竟江南市场经济本就发展不错。

国企进来横插一脚,提高生产资本,对方就诋毁机械大规模应用,百姓会没有活路,已经闹了不少骚乱。

哭庙案,只是这些年所有案件的总和爆点,也是整个朝廷下定决心抓捕犯事儒生的根由。

“杀,是肯定不能杀的。”王三微微摇头。

蔡正权大喜,吴志微微皱眉,后方人心思各异。

王三幽幽说:“让他们选工地吧。黄河、辽河、又或者林州的浊漳渠。要是不够,东北老林子的伐木员,总有适合他们的地方。

做不到用智力为天下人办事,那就用身体吧。

本朝可没有什么读书人不能劳心又劳力的,干活就得一视同仁。”

“陛下英明!”吴志大喜,修河,可比简单的杀了要有用多了。

“这,陛下,不可!”蔡正权吓了一跳,赶紧站出来劝导,“若是他们有心挑拨,唯恐河道大乱啊!”

“挑拨一个试试!修河的劳工,全是从倭国、朝鲜、交趾运来的,语言本就不通,若是他们能教导这些人读书识字,那也是他们的本事!”

吴志不屑,眼神轻蔑。

大顺如今推行的修河工作不少,尤其是黄河、淮河、林州浊漳渠、辽河中下游治理等等。

这些全是需要壮劳力的行当。

倭国、朝鲜、交趾三地,每年弄来的人口都不够消耗的。

还指望读书人折腾造反?

光是语言问题,就够让人头疼了,更不要说这些人有没有反抗心思。

这些壮劳力,天天能吃饱,哪怕大顺再差劲,将他们当牲口一样用,也不会不给他们吃饭,多少也比他们在本国生活好点,如此一来,这些外来的四夷人口对朝廷感念颇深,怎么可能跟着造反?

就算造反了,附近也驻扎了大量军队、农场、建设兵团,他们正缺少功绩获取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