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5章 新疆归附(第3页)

尤其是倭国劳工会从倭国运抵连云港。

我是觉得咱们的贸易重心主要是卑弥岛,迁到连云港那边,反而有利。”

老头儿想了想,抬起头说:“可以是可以,但你不觉得很奇怪吗?松江府开埠不更有利?但那边却被大顺国企直接控制,所有土地被一家家国企瓜分殆尽,水利也在修缮,城市也在建设,但却没有一个户头落地,显得很不对劲?”

青年闻言思考片刻说:“具体情况咱也是一知半解。探听到的消息是,上海将作为整个长江水脉的吞吐点。地理位置决定了整个长江两岸的经济与东洋金融必定会在这里交融。

于是,大顺必须提前布局上海,稳定住公有制体系的基础作用。

而且只要国家吃下上海,就能通过上海,每年赚到一笔极其可观的租金、税金,然后弥补国家用度。

所以,不准任何私人、财团随意触碰。不过看地图的时候,我也觉得上海州地理位置相当优越,襟带海陆,又吐纳虹吸运河南北,只要解决吴淞江的水患,就是一个聚宝盆。

但可惜,朝廷也有高人,一眼洞悉其中优势,直接吃干抹净,本地人口都被迁徙离开,直接洗成一片白地。未来,上海开埠,秦人东来,南北汇聚,四海归统,咱们是一点好处都捞不到。”

“确实。”老头儿一想,有点感慨,“对了,族里还有多少行脚商?”

“一百多人。”青年回答,“都是丁余在跑商,不过这几年赚得多的人到处都是,他们有些在外边成家立业了,不怎么想回来。想找他们帮忙,还总是推脱。”

“无利不起早。”老头儿并没有多说什么道,“族里早年不给资源,丁余们渐行渐远也是很正常的。但不管怎么说,想办法召集他们回来一趟,我想听听他们在各地的实际见闻。明明大顺各地都有灾荒,又有皇帝宣传的那个小冰期在,北方本该旱涝不存,难以为继,他们是靠什么维系下来不崩溃的。”

闻言,青年惊愕说:“这我还真知道。”

青年摸出了一卷图书递上来说:“这是一个名唤黄宗羲的官员所写的《北地产业迭代录》。”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