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2章 诸藩入朝(第2页)

 “别看了,走吧。”多铎拉了拉他,叹息一声,“大顺的发展是一日千里的。别说你了,就是大顺本地人,都不知道为什么大顺突然就发展成现在这模样了。

 钢铁跟不要钱一样,源源不断的投入建设。

 更可怕的是,大顺一些报刊做过论断,若是大顺将一些生产线投入军事之中,一天生产的炮、车,足以平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

 大顺之所以没有对外全力扩张,是因为人口限制了。

 工业化,真的很可怕。

 我们就算想要学,也会因为零件被限制等原因被否掉。

 按照大顺的发展流程。

 内藩与藩镇会在五年之后,允许采购零件,自行组装蒸汽机。

 外藩则需要十五年后。

 朝贡则是需要二十年之后。

 若我们不想败落,最快也要等十五年。得想办法,进内藩了。”

 闻言,多尔衮深吸一口气道:“是啊。必须摆脱大明藩国的身份。你投书朱由检没?”

 “已经投了,他也答应接见。不过,需要等两天,延恩侯是这一届大会的总办。”多铎解释道。

 “嗯。那就走吧。”

 多尔衮下了天桥,路过一个商业广场,就看到了一群裹得跟粽子一样的“波斯人”,正在吃着什么,叽里呱啦的在摊子前说话。

 这些“波斯人”,是进入天竺当刹帝利的土邦君主。

 大顺接纳了一批朝贡国,所以他们也是有资格旁听西番军区跟夏郡那边的规划讨论。

 大顺正在用自己的一举一动,改变世界的每个地方局面。

 甚至就连东洲的高迎祥部下,也来了一批人。

 人潮汹汹,但都避开了广场中间的地球仪。

 上边有大顺与诸国的疆域势力范围。

 并且有一条红线,将大顺的势力范围全部框定。

 多尔衮看了一会儿,眼底尽是羡慕。

 现如今的大顺,在全世界都有地盘。

 中洲只剩下阿拉伯、波斯、部分天竺还没有确立朝贡或者藩镇关系,剩下的地方全是大顺的地盘。

 南洲更是一整座全是大顺地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