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迎月与昭月(第2页)
没了父母约束的董青山彻底成了没笼头的马,每天在学校里也是惹是生非,长到十五岁伯父看这孩子也不是个学习的料,找人托关系给送进了皮革厂当学徒,董青山自然是吃不了这个苦,加上那个时候学手艺师父是真的动手管教的,没送去多久董青山就跑回了家说是师父打人太厉害了他受不了,看着乖孙背上那两道皮带印,董家老太太气的叫来大儿子狠狠一顿训斥。
又在家游手好闲的猫了一个冬天,还是董青山的叔叔看不下去了,又托关系把董青山送到了镇上的供电所,那时候能学着当个电工也是很不错的,但是董青山这小子吃不了苦不说,还打起了歪主意,去了没半年偷摸把所里的电线卖了好几大捆,崭新的电线当废铜卖,等被发现的时候当场就要扭送派出所,还是董青山的叔叔就差没下跪,才好歹给保了下来,赔了不少钱,不仅赔了自家未来的新屋顶,叔叔家未来的新猪圈,还把董老太太手上那两只家传的银镯都赔进去了,这事儿才算完。
这下叔伯都寒了心,彻底不管董青山了,但偏偏董青山模样生的不错,大高个儿,浓眉大眼的,十七八岁更不学好了,烟酒都来,游手好闲,眼看就要长成个服刑人员预备役,再不管不行了,董母又上门求着大伯子小叔子的好歹再帮着找个出路,毕竟老太太只愿意跟着孙子,孙子要出点什么事儿这还不都是要了老太太的命吗。话都到这个份儿上,叔伯们还是决定再拉一把,这次联系的是个运输大队,让董青山跟着跑车学开车和修车,毕竟会开车修车可算是正经本事,有手艺走哪都让人高看一眼。
董青山显然对修车跑车也没什么兴趣,但是跟着出车多了,去的地方也多,见的人就更多了,本来就是个无所顾忌勾三搭四的人,正经活儿不干,修车的手艺也不好好学,本事不高脾气不小,老师傅看不过眼说两句,跳起来就要和人家动手打,整个车队没有一个师傅还愿意带他,跟车出去卸货装货磨洋工,喝点酒就到处勾搭女孩子,太不像话了。大家一合计算了,趁着还没闯出什么大祸来,还是把人退回去吧。
这次被退回来,谁的面子也不管用了,董家老太太把两个儿子叫回来,其中有个儿子都已经去城里做倒卖山货的小生意了,常跑外,也硬是拉回来,老太太骂也骂了,哭也哭了,两个儿子却还是表示爱莫能助,不是不看死去的兄弟的面子,而是这孩子太不成器,给董老太太气了个倒仰。最后老太太盘算来盘算去,想起来不如给这个金孙安排一门婚事,既然不能立业就先成个家吧,男人嘛都爱玩,结了婚就好了。
在董老太太一个人的绝食抗争之下,毕竟让董青山结婚这件事董青山的妈也极力反对,更不要说两位叔伯,但是眼看老太太这是抱着死磕的决心了,没办法,最后就是作为母亲的葛祥珍掏空积蓄,并上叔伯们出的钱,新盖了三间大瓦房,本村,可能本乡镇的姑娘那是没人敢说了,毕竟董青山这些年干的荒唐事早已经传遍了本村每一家的炕头子,最后七拐八弯托人说媒,找了一个隔壁县的姑娘,对方父母看董青山模样周正,又有些见识谈吐,再看崭新的三间新房,并房前屋后菜地鸡窝井井有条,觉得这小子应该不错,加上女方家是母亲早逝父亲续弦,继母后面四个孩子里最大的都没十岁,全靠父亲在大队粉条厂里漏粉条挣些工资换口粮,家计确实艰难些,姑娘早些出嫁了还能换回来一笔聘礼,于是当场拍板同意了这门婚事。
鞭炮一响,大家把酒席一吃,董青山就算是结了婚了。新媳妇性子腼腆不爱说话,文化不高,手脚勤快,家里家外操持的井井有条,虽然没上过什么学,但是有一手家传的漏粉条手艺,正好董母葛祥珍年纪也大了,这不是政府鼓励发展个体经济,索性婆媳两个在家操持起来一个粉条作坊,就开在自己后院小仓房里,虽然董青山懒散不干活,但是毕竟母亲在家看着他也不敢造次。
随着新媳妇肚子渐渐起来了,人人都说这么尖肯定是个小子,董老太太和董青山也乐开了花,只有葛祥珍倒觉得男女都好无所谓,大人孩子平安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