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193有人挖坑埋自己

第194章 193.有人挖坑埋自己

 

“大南山么?”

 

雷俊慢吞吞问道:“师父,就弟子所知,大南山时南荒比较庞大的一条山脉,延绵多地,险峰众多。

 

您得到的有关天师袍的消息,只说大南山的话无异于大海里捞针,有更具体的指向么?”

 

元墨白:“约莫大南山西段主峰孤城岭一带。”

 

雷俊闻言沉思。

 

孤城岭,指向中下签命途。

 

其实同样算是很危险。

 

因为眼下这局面预示的命途,不是雷俊自己单独前往孤城岭,而是他和师父元墨白同行。

 

这种情况下还能开出危机重重生死难料的中下签,足以昭示其中凶险。

 

鉴于元墨白得到的消息指向那里,雷俊其实有些怀疑,这会不会是个陷阱。

 

龙虎山要找遗失的天师印与天师袍,这是无法掩饰的事情。

 

外敌如果有心,那就可能针对这一点来设伏。

 

许元贞失踪,唐晓棠如今身为天师执掌天师剑与万法宗坛轻易不得离山。

 

对方最可能针对的目标,便是元墨白、姚远和上官宁三位高功长老。

 

鉴于天师府空虚,就算有人过去,至多是三人其中之一。

 

这或许就可能给对方机会。

 

不过,签运是中下签,有活动的余地。

 

而且这签运是针对雷俊而非元墨白,于元墨白而言情况又稍轻松一些。

 

但完全没必要冒这方面风险。

 

根据签运,只有危险却无机缘可言,那说明大南山那边对方的陷阱里连个真实的诱饵都没有,真真是不当人子……雷俊颇为嫌弃。

 

“重云?”

 

元墨白看着沉默的雷俊:“你可是听到什么风声?”

 

雷俊颔首:“师父,孤城岭那边,不可去,很可能是陷阱!”

 

他现在有非常合适的甩锅对象:“前阵子在那书内星空聚会里,我与人交换消息时曾听人提及孤城岭,虽然对方语焉不详,但我们当谨慎。”

 

元墨白闻言,面上神情依旧轻松,微笑不减:“陷阱的话,可知敌人来路?”

 

不管雷俊得到的消息是真是假,元墨白此刻都会慎重对待。

 

倒不是信心多少的问题,而是如今天师府遭劫后元气恢复不易,自然要小心不要再遭重击,有些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天师袍事关重大不假,但元墨白此前得到大南山孤城岭的相关消息,本也是未经证实的流言。

 

“具体情形,对方亦语焉不详,但是……”

 

雷俊很快有了腹稿,给自己的主张找个能大致说得过去的借口和缘由,虽是谎言,但目的是防止恩师遇险:

 

“……但是,对方提及近段时间有发现有不止一个上三天修为的高手在孤城岭出没,当中有南荒巫门中人,还有疑似中土大唐的儒家修士!”

 

只看签运描述,雷俊亦不好确定什么人借天师袍消息设圈套。

 

但他心中有怀疑对象。

 

天师府当前比较明确的敌人,大约可分三路。

 

第一路不用多说,宿敌黄天道。

 

第二路正是在南荒的地头蛇,南荒巫门鬼道一脉的圣地金城寨,当前主事的派系,同天师府有旧怨。

 

至于第三路比较笼统,但也最为势大。

 

便是中土大唐的各大名门世族。

 

各大世家现在主要的注意力在京城学宫和陇外萧族那边,听说局势已经到了一触即发的地步。

 

但不得不考虑对方虚晃一枪的可能。

 

尤其是四姓六望中的晋州叶族,当初有插手天师府李外内斗。

 

雷俊对他们深具戒心。

 

反正是未尽确认的疑似消息,雷俊这时就把儒学世家拎出来当靶子。

 

而地点既然在南荒,作为地头蛇的南荒巫门更可能插一脚,虽不点明是金城寨,但作为怀疑对象已足够。

 

“上三天大儒和大巫么?”元墨白沉思。

 

雷俊:“虽然尚不能肯定,但联系师父您今天突然提到天师袍和孤城岭的消息,弟子以为不可不防。”

 

元墨白微微颔首:“合该如此。”

 

雷俊忽然心中一动。

 

他再次那几条签运,心里又泛起嘀咕。

 

如果说中下签签运提及的大南山西段主峰孤城岭,是敌人设伏的圈套。

 

那么,下下签提及的大南山东段主峰朝阳峰呢?

 

按照签运,朝阳峰居然比孤城岭还要更加凶险!

 

可是元墨白得到的天师袍谣言,却指向孤城岭,而非朝阳峰。

 

如果说是同一班敌人分兵设伏,准备一个双保险的话,那又很离谱。

 

大南山山脉绵长,西东主峰之间遥遥相隔数千里以上。

 

一端开战,另外一端当气氛组都够不着边。

 

要说在西段主峰孤城岭之外想买个双保险,那沿着大南山向东漫长山脉有的是其他设伏地点,何必要去往极为遥远的东段主峰朝阳峰?

 

元墨白即使被骗去孤城岭没有收获,也顶多在大南山西段其他地方找找,充其量去中段群山再看看,有多大概率还要一定跑一趟东段主峰朝阳峰?

 

所以,中下签和下下签指向的危险源头,可能是不同伙的两路人马?

 

他们彼此之间,知道对方的存在么……

 

雷俊想到这里,心中生出些念头。

 

“师父,弟子再入那书内星空,打探一下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