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392大唐过江龙(二合一章节)(第2页)

 诚如楚修远当日所言,他们父女二人当面相逢,情况允许的前提下,或许对方可能身免,单留性命在。 

 两方相争,互相撞在别人手里身死,各安天命,生者无怨。 

 若非早有决断,楚羽当初何必离开苏州? 

 此刻楚羽面对雷俊,雷俊看得出对方心绪有所起伏,但目光始终澄澈。 

 他亦不会提及相关事。 

 一如洛阳之战他同楚修远所言,苏州楚族是苏州楚族,楚羽是楚羽。 

 在这方面,人各不同。 

 楚羽、楚昆如是。 

 方岳如是。 

 方简亦如是。 

 某种角度来说,楚修远当初的安排成功了,即便不计楚羽,还有楚昆、楚安东他们。 

 苏州楚族血脉不会断绝。 

 不过,楚氏犹在,曾经五姓七望之一的苏州楚族,在大唐终将成为历史。 

 包括楚族、方族在内,大唐名门世家败落,文脉断绝,但伴随大量儒家典籍扩散,大唐范围内正有新的文脉,在渐渐成型。 

 遍布四方,深入各地。 

 近年来,大唐民间文华更胜。 

 此番大同五望亦成为历史。 

 他们的各种文献典籍,同样将有大部分被运回大唐人间。 

 不过,另有相当一部分,会留在大同。 

 这里人口颇多,更胜须弥等地,不在巅峰时的归藏之下,纵使不及一方真实人间,亦相当可观。 

 “陛下已知此间民情?”雷俊同楚羽问道。 

 楚羽颔首。 

 女皇旨意令雷俊、唐晓棠全权代表处置大同事宜,雷俊闻言,已经大致了解女皇心思倾向。 

 这方面倒是同他不谋而合:“贫道有心向陛下请旨,保留此间十六国封地,其中称‘君王天子’者,也继续由十六国虚尊之。” 

 此地不同于大唐人间,或可有别样发展。 

 亦或者,能有些新的尝试。 

 当然,大体上说是十六国维持不变,但各种具体细节,将来改动处颇多。 

 旁的不提,这需要大量的人力成本。 

 雷俊无心由龙虎山天师府一家通盘掌握。 

 他本人亦志不在此。 

 “楚斋主,贫道有一事相询。”雷俊当前关注另一方面。 

 楚羽:“天师请讲。” 

 雷俊:“萧玉门居士,当前可还在世?” 

 孤城先生萧玉门,即萧航、萧春晖、萧雪廷三人之父,乃大唐陇外萧族第一高手,早几十年前就是八重天圆满境界的大儒,昔年被称为是当时大唐皇朝内最有希望冲击九重天境界的人之一。 

 但当初身陨于那场西域妖乱。 

 不过以详情论,死不见尸。 

 只是随后发生的种种事,叫人相信他人已不在。 

 直到近些年来,雷俊对此怀疑之形与日俱增。 

 知晓陇外萧族在大同内有一脉分支后,雷俊曾经怀疑对方身在大同萧族。 

 只是大同萧族之主萧静乃是女子,而萧塬等族老中,亦不见萧玉门踪影。 

 “天师相询,不敢有瞒。” 

 楚羽轻声道:“就我所知,雪廷他们的父亲……仍然在世。” 

 她视线环顾四周:“但自当初西域之战为陇外萧族拼过最后一场,雪廷他们兄妹又投身朝廷后续有了交待后,孤城先生就音讯袅袅了,连雪廷他们都不知其具体行踪下落。” 

 雷俊微微颔首:“眼下看来,亦不在大同中,不过大汉人间那边,也有陇外萧族血裔。” 

 楚羽:“天师的意思是?” 

 雷俊:“大汉皇朝内,上古符箓派宗承、儒学世家、外道大空寺以及来自须弥的宝部并立,盘根错节,嗯,可能还有巫门藏身暗处,贫道个人无意操之过急,预备先待大同恢复太平,同时也有心看看汉廷宗室接下来会有何举动。” 

 楚羽:“雷天师心系大同黎民,楚某佩服。” 

 经过洛阳之战,乃至眼下的大同之战,大唐人间方面如今都已经体会到,这位静时若渊渟的当代天师,不动则已,一动则如雷霆天崩。 

 不过在平日里大多数时间,其人仍安静自守,仿若安静的渊海。 

 只是楚羽也留意到雷俊的措辞。 

 他个人倾向如此。 

 说话留有余地,不怪雷天师含糊,而是大唐龙虎山天师府,还有两人。 

 从安分与否这个角度来说,那两位更不是省油的灯。 

 楚羽倒是淡定。 

 跟女皇张晚彤一样淡定。 

 早知双刃剑,享受其锋芒带来便利的同时,对另一面早有心理预期。 

 “贫道接下来去萧族祖地。”雷俊问道:“张徽居士呢?” 

 楚羽:“静停有心当前留在大唐人间,待待大将军和雪廷更进一步后,他再考虑踏足别处。” 

 雷俊:“大将军和萧三将军的话,应该就在近年吧?” 

 楚羽:“是,大将军可能会稍快一点。” 

 上官云博天资虽逊色萧雪廷,但积累太过深厚,本就只欠一线之隔。 

 山河国运龙脉之气散开,尽归天地,滋养众生的情况下,最为有利于他这种情况,故而可能比萧雪廷还要略快出一线。 

 “愿二位将军早日成就武圣之身。”雷俊颔首,辞别楚羽,然后前往萧族祖地,做最后处置。 

 ………………… 

 荣国君主一行,此刻正在拜会大唐天师府门下。 

 楚昆等人入大同后奉雷俊所命,清理方族祖地。 

 听闻荣国君主的来意,之前得过雷俊吩咐的楚昆,给了对方一颗定心丸。 

 荣国君主没了近忧,但还不能彻底安心下来。 

 因为还有远虑。 

 直觉上,他感觉未来的大同,并非将五望十六国平替成一道十六国那般简单。 

 这固然是令未来有了更多可能。 

 但荣国接下来何去何从,还需费不少思量。 

 他正思索间,看到自己的长子急匆匆赶来。 

 “出了什么事?”荣国君宁心静气问道。 

 荣国公子深吸一口气:“燕国境内,似有些不寻常的举动!” 

 荣国君平静:“他们敢在这个时候胡来,下场堪忧。” 

 五望大局已定,燕国虽受大同林族辖制,但不至于此刻为了林族舍生忘死。 

 他们的目标,是同列十六国的其他大同诸国。 

 荣国,正与燕国相接壤。 

 “只凭他们自身,自然不敢胡来,当前也只是暗中筹谋,忱戈待旦。” 

 荣国公子蹙眉:“可一旦他们亲赴那些外来的道人或那方人间的皇朝,说动对方支持,情况就全然不同了。” 

 荣国君远远眺望片刻后,摇头说道:“恐怕他们要失望了,如果对方有此心思,便不会保留我们十六国,更不会保留天子……” 

 他凝神思索后,沉吟着说道:“燕国和其他国,也包括我们,短时间内都动不起来,倒是天子那边,此番剧变,不知会有怎生想法。” 

 ………………… 

 同在方族祖地外围,远方。 

 看上去外观年龄三、四十岁许的大同天子,世称周王,正平静看着面前年龄尚幼的儿子:“孤欲使你赴大唐龙虎山求道。” 

 孩子年岁不大,但年少老成,安静端坐,闻言行礼:“孩儿遵命。” 

 周王:“孤已打听过,道门讲求仙缘,能否入门学道,当前尚无法断言,但这个机会,务必一试。” 

 孩童如小大人般应诺。 

 周王身边,王室重臣面色凝重,这时轻声道:“王上……大汉人间里,须弥那边?” 

 “我们只有选择一次,只有选择一边的机会。”周王平静言道。 

 身在大同,五望犹如五座大山压在头顶,正常情况下,不论周王还是十六国,都没有半点翻身的可能。 

 纵使再不愿,想要有所改变,唯有借助外力。 

 大同此前只同大汉人间相通。 

 十六国尽可在汉廷帝室方面寻求希望,周王反而局面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