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军婚:从夺回家产开始南北羽
第165章 吃肉喝汤(第2页)
“扣帽子,真有你的!”
来到医院的时候,于母已经气成河豚,进门就跟于虹玉告状。
说完,于母就问女儿说:“虹玉,家属院那些女人都说,什么服装厂和卖卤菜的,都跟叶舟关系好,到底怎么回事啊?”
于虹玉此时的表现才符合于母的预设——嫉妒得眼睛发红。
“还能怎么回事,办厂子的人,是周朗以前的兵。早几年,这些人都是投机倒把,是要被枪毙的。听说叶舟在京城的时候,坑了周家不少钱,估计是把这些钱借给那些人,让别人对她感恩戴德呗。”
“啥?她有那么多钱呢?”老太太眼里,全是精光。
……
……
今天在课堂上,叶舟和学生探讨了一个问题——如何看待私营经济的发展趋势?
有学生站起来说:“我个人觉得,私营经济得到发展后,能带动就业。有工作,才有工资,才能养活一家人。”
——“私人的公司,到底没有国企那么有保障。”
——“我不赞同,现在有的国企,工资都发不出来了。我爸生病,做手术都需要自己先垫付,找单位报销,都已经大半年了,都没报销下来。据我所知,柳城的未来制衣厂,车间的工人工资,是计价发工资,多劳多得。我觉得这样的方式能激发劳动积极性。”
——“但是……”
……
听着同学们的畅所欲言,叶舟发现开放之初,人民的观念确实很难改变。
如此,毛巾厂的改制,确实有难度。
一个星期后,卢星海带着好几个大合同回到柳城。
本该是高兴的事情,但是产能和原材料跟不上,怎么办啊?
怎么办?
当然是要主动出击了。
此时,毛巾厂那边,已经有刺头闹起来。
他们堵在车间门口,不让未来制衣厂招来的工人进去上班。
之前,毛巾厂的工人,在别有用心的人煽动下,都不去上班了。
他们说,未来制衣厂跟老外签了合同,要是不能及时供货,就要赔一大笔钱。
只要产线的工人不去上班,就不能正常供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