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娄师德:唐朝宰相·名将(第2页)

 进入长寿元年(692年),娄师德的政绩和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认可,他被授予夏官侍郎的职务,相当于今天的兵部侍郎,同时又判尚书事,参与到国家核心政务的决策与执行之中。两年之后的长寿二年(693年),娄师德升迁至同凤阁鸾台平章事,这是宰相级别的高职,标志着他已真正踏入唐朝中央权力的核心圈层。 

 然而,娄师德并非一路顺遂,证圣元年(695年),在与吐蕃争夺洮州的战事中遭受挫折,由于战局不利,他受到了降职处理,被贬为原州员外司马,这是他职业生涯中的一次重大打击。然而,娄师德并未因此消沉,相反,他以其坚定的意志和卓越的能力迅速调整状态,凭借在地方上的勤奋工作和出色表现,再度赢得朝廷的信任。 

 三、面对严酷官场,秉持气量宽厚之道 

 唐武周交替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段独特且充满矛盾冲突的阶段。在此期间,武曌作为首位女皇,其统治手段严厉,尤其是启用了一批酷吏来整肃朝纲,导致了官场生态环境极度严苛,不少官员因微小过错乃至无端构陷便身陷囹圄,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正是在这种高压的政治氛围下,娄师德的生活与仕途显得尤为引人注目。 

 娄师德以其超越常人的胸怀与智慧,巧妙地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存并发展。他的气度非凡,表现在对待人事纷争时的宽容豁达。即使面对侮辱与挑衅,他也能够保持冷静,展现出惊人的隐忍。流传甚广的“唾面自干”的典故,生动地描绘了娄师德的为人处世哲学。据说,当他的弟弟即将赴外地任职时,娄师德告诫弟弟要宽宏大量,哪怕别人向脸上吐口水,也不要动怒,而是让口水自行干燥,以此避免不必要的争斗和祸患。这一故事既反映了娄师德在险恶官场中明智的生存之道,也揭示了那个时代官场生态的残酷现实,即官员们为了保全自身,不得不小心翼翼,甚至忍辱负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