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历史着名人物枫之羽
第108章 盛世画卷与时代寓言:张择端与<清明上河图>
一、画家生平:张择端——北宋末年的艺术巨匠
张择端,字正道,又字文友,出生于公元1085年,逝于1145年, [3] [4] [5]系琅琊东武(今山东诸城)人,是北宋时期一位声名显赫的画家。 [4]他自幼即展现出对学问的浓厚兴趣与天赋,勤奋好学, [4]少年时期便离开故乡前往当时的文化中心——汴京(今河南省开封市)游学求知。在此期间,张择端广泛涉猎各类知识,尤其在艺术领域逐渐展现出独特的才华。随着技艺的精进,他开始专注于绘画,最终成为专攻界画的杰出艺术家。
宋徽宗赵佶在位期间(1101年—1124年),张择端以其卓越的艺术造诣被召入翰林图画院任职,专工描绘宫室建筑的界画,尤其擅长绘制舟车、市肆、桥梁、街道以及城郭等城市生活题材。 [6]然而,张择端并非始终在宫廷内享有荣光,史载其因故“失位家居”,晚年不得不以售卖画作为生,这既反映了当时官场的复杂性,也展现了张择端在逆境中坚守艺术追求的坚韧精神。
二、社会背景:北宋末年的风云变幻
张择端生活的北宋末年,是一个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交织的时代。国内土地兼并严重,社会贫富差距加大,农民起义频发;同时,北方的辽、金势力日益崛起,边疆压力剧增。这些复杂的社会矛盾与外部挑战,构成了张择端创作《清明上河图》的历史背景。作为一位敏锐洞察社会现实的艺术家,张择端在画布上捕捉并记录了那个时代的风貌与情感。
三、艺术巨献:《清明上河图》——繁华背后的深沉寓言
张择端的代表作《清明上河图》堪称中国12世纪初期风俗画的巅峰之作,其在北宋风俗画中具有无可替代的典型意义。 [7]全图长约528厘米,宽约24.8厘米,采用散点透视法,以长卷形式细腻地再现了北宋首都汴京(今开封)清明节前后的一派繁华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