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王骥:边疆砥柱·国之长城(第2页)

 第二次征讨紧接着在正统七年(1442年)展开。鉴于首次征讨并未彻底解决问题,王骥调整战略,采取了更为深入和持久的进攻方式,力求彻底根除麓川的威胁。这次征讨中,王骥不仅注重军事打击,还积极进行政治瓦解,分化思氏内部,削弱其统治基础。在艰苦卓绝的战斗后,思任发被迫逃亡,麓川的势力得到了初步削弱。 

 第三次也是决定性的征讨发生在正统十三年(1448年)。此时,思任发之子思机发继承父业,继续与明朝对抗。王骥再次领命,率领大军深入麓川腹地,经历了一系列艰苦卓绝的战役。在这次征讨中,王骥展现出了非凡的战略眼光和毅力,不仅在战场上取得了胜利,还通过一系列的安抚和治理措施,加强了对麓川地区的控制,为长期的边疆稳定奠定了基础。 

 这三次征讨,王骥不仅在军事上取得了胜利,更重要的是,他通过设置卫所、加强边防、推行屯田等措施,有效地巩固了中央对边疆的直接管辖,推动了边疆地区的“国家化”进程。 

 三、文官封爵:军功显赫,荣耀加身 

 在明朝,文武分途,文官通常不直接参与军事行动,更鲜有因军功而获得封爵者。然而,王骥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显着的边疆战功,打破了这一传统界限,成为了明朝乃至中国古代史上罕见的以文臣身份获封爵位的典范。 

 王骥在三次征讨麓川的战役中,不仅展现了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更显示了其深远的战略眼光和坚韧不拔的意志。他不仅在战场上取得了一系列胜利,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军事行动,稳固了明朝在西南边疆的统治,为国家的安全和统一做出了巨大贡献。正因如此,明英宗朱祁镇为了表彰王骥的丰功伟绩,特封其为“靖远伯”,并赐予世袭罔替的特权,这在当时是极高的荣誉,标志着王骥的成就超越了一般的文官范畴,达到了与武将并肩的高度。 

 王骥的封爵,不仅仅是个人荣耀的象征,更是对文官群体在军事领域发挥作用的认可。在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明代官僚体系中,文官往往被期望能够“出将入相”,既能执笔安邦,又能上马定国。王骥的成功,为文臣树立了一个榜样,表明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文人同样能以武略安邦,为国建功。这一事迹极大地鼓舞了后世文人士子,让他们看到了除文章治国外,在国家危急时刻,也能通过军事才能来实现个人抱负和社会价值。此外,王骥与威宁伯王越、新建伯王守仁一起,构成了明代因军功封爵文官的“铁三角” 

 四、晚年风波:功过是非,退隐江湖 

 王骥虽因三征麓川而声名显赫,但也因其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导致了巨大的人力物力消耗,引发了朝野内外的争议。有人认为,频繁的远征虽然遏制了麓川势力的扩张,维护了边疆稳定,但同时也让国家财政负担加重,民众生活受到影响,故此,王骥的军事行动遭到了部分官员的非议和弹劾。在这一关键时刻,权倾一时的太监王振伸出了援手,王振与王骥之间存在着某种利益关联或私交,这使得王骥在政治风波中得以幸免,避免了可能的贬谪或更严重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