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铁面尚书”李秉:明朝中期名臣(第3页)

 六、铨选争议,黯然退场 

 成化四年,李秉以他一贯的刚正不阿和雷厉风行,走马上任吏部尚书,这是掌管官员选拔、考核、升降的重要职位,直接关系到朝廷的人事格局与政治风气。面对当时官场的种种积弊,李秉决心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他深知,一个清明的政治环境,是国家兴盛的根本。 

 在李秉的主持下,吏部开展了一系列严格的官员考核,打破了以往论资排辈的常规,不论官员的背景和关系,只看实际政绩和道德操守。这一举措,虽然有效地清理了一批贪污腐败、尸位素餐的官员,提升了政府效能,但也因此触动了诸多权贵的利益,引发了许多官员的不满与恐惧,李秉因此树立了大量的政敌。 

 与此同时,李秉在处理慈懿太后(即孝庄钱皇后)合葬裕陵的问题上,坚守原则,敢于直言。按照传统礼制,皇后应当与皇帝合葬,但周太后因个人情感原因,反对钱皇后与英宗合葬。面对这样的争议,李秉与众多朝臣站在一起,支持遵循礼法,维护了皇后的尊严与权益。这一立场,虽得民心,却进一步加深了他与周太后以及其背后势力的矛盾。 

 最终,崔恭、尹旻等朝中官员,抓住李秉在铨选过程中的严厉作风和所谓的“专擅”之名,联名上疏,列举十二大罪状弹劾李秉,利用朝中复杂的政治局势,迫使宪宗皇帝不得不作出让步。尽管这些指控大多源于对改革的抵抗和私怨,但李秉最终还是被迫去职,黯然离开京城。 

 七、晚年荣耀,身后留名 

 李秉在经历了官场的风风雨雨,尤其是因坚持正义而遭到排挤去职之后,他并未沉沦,也没有放弃自己的政治理想和道德信念。在长达二十多年的赋闲生活中,李秉虽然远离了权力中心,但他的心始终与国家和人民紧紧相连。他利用这段时间潜心着述,反思政事,传授学问,影响和培养了一大批有志青年,继续以自己的方式为国家培养栋梁之才。 

 这期间,朝野内外不乏有识之士多次举荐李秉,希望能再次启用这位德才兼备的老臣,但或许是时局的限制,或许是出于对晚年的淡泊,李秉并未重新回到政坛。他的淡出,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那个时代政治生态的复杂与无奈,以及对忠诚正直之士的不公平待遇。 

 直到明孝宗即位,这位年轻有为的君主对李秉的过往功绩给予了高度评价和认可,加封他为光禄大夫,这一荣誉的授予,不仅是对李秉个人的肯定,也是对公正与清廉价值的重新强调,预示着朝政风气的某种转变。遗憾的是,这项荣誉的到来稍显迟暮,李秉已步入人生的最后阶段。 

 弘治二年,李秉以八十二岁高龄辞世,他的离世,不仅是一个时代的结束,更是明朝乃至中国历史上一颗璀璨明星的陨落。朝廷追赠其为太子太保,赐谥号“襄敏”,这不仅是对其一生忠诚与贡献的高度评价,更是对后世的一种激励,鼓励官员们以李秉为榜样,坚守正道,勇于担当。 

 结语 

 “铁面尚书”李秉,以一腔热血和不屈不挠的精神,书写了明朝中期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篇章。他不仅是法治的守护者,更是国家边疆的扞卫者,其人生轨迹深刻体现了那个时代士大夫的风骨与担当。尽管晚年遭遇挫折,但其清廉、正直的形象和对国家的忠诚,至今仍为后人所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