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蒋廷锡:清初政坛与画坛的双星
一、初入仕途
蒋廷锡的仕途起点颇具传奇色彩,他出生在一个充满书香气息的家庭之中,父亲和兄长皆以各自的才学或治理才能在当地享有声望。年轻的蒋廷锡不仅继承了家族的文学底蕴,还展现出了不同于常人的武艺天赋,据说他年轻时曾策马试剑,意气风发,这种文武双全的形象让他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随着时间的推移,蒋廷锡逐渐收起了少年时期的豪情壮志,转而投身于学问的海洋。他勤奋好学,文采斐然,尤其在绘画方面展现出了超群的天赋。蒋廷锡善于观察生活中的细微之处,常将所见所感融入诗画之中,尤其是他的山水画作,更是得到了时人的赞赏。凭借着出色的画技,他获得了进入内廷服务的机会,并因此受到了康熙帝的关注。
在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的科举考试中,尽管蒋廷锡与其他两位同行的举人何焯、汪灏一起参加了会试,但遗憾未能通过。然而,康熙帝对他们三人的才华十分赏识,破格决定让他们直接参加殿试,并最终赐予了他们进士的身份。这样的特殊待遇在当时是极为罕见的,足以说明蒋廷锡等人在皇帝心目中的地位。
及第后,蒋廷锡被改授为翰林院庶吉士,这是一个预备官员的角色,通常需要经过三年的学习考核才能正式成为朝廷官员。但是,蒋廷锡的才华并没有被埋没,在尚未完成散馆学习的情况下,他就被破例提拔为翰林编修。这一系列的晋升表明了康熙帝对他能力的认可。
此后,蒋廷锡在翰林院内担任了多个重要职务,包括日讲起居注官、翰林赞善、侍讲、侍读、庶子等。他的勤勉工作得到了康熙帝的高度评价,不久后,蒋廷锡被委以重任,回到詹事府,担任少詹事,负责掌管经史文章的编纂工作,并充当日讲官,为皇帝讲解经书。
到了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蒋廷锡升任内阁学士,进一步巩固了自己在朝中的地位。两年后的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他向康熙帝呈献了《皇舆全览图》,这份详尽的地图作品因其精细准确而深受康熙帝的喜爱。蒋廷锡也因此获得了更多的信任与支持。
蒋廷锡在康熙朝的最后几年里,继续担任重要职务,如经筵讲官等。康熙帝为了表彰他的贡献,甚至在西华门东侧赐给他一座宅邸,并亲笔题写了“揖翠堂”的匾额,这是对他个人品德和官德的高度肯定。
二、参赞军机
雍正帝即位之初,便对蒋廷锡给予了高度的信任与重用。雍正元年(1723年)三月,基于蒋廷锡在前朝所取得的成绩以及他对朝廷的忠诚,雍正帝决定将其擢升为礼部右侍郎,并允许他继续保留学士的头衔。雍正帝还特意赋诗一首,以示对蒋廷锡的嘉奖与认可。
蒋廷锡在新任职位上依然保持着积极进取的态度,他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在同年十二月上疏提出加强生员学业监督的建议,并提议在各州县乡堡设立社学,挑选品学兼优的生员担任教师。雍正帝采纳了他的建议,并将这些意见下发给相关部门讨论实施。这些建议反映了蒋廷锡对于教育事业的关注,以及他希望通过教育来提升社会整体素质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