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忠勇鄂容安:清朝柱石的光辉一生(第3页)
乾隆帝对此次远征极为重视,特别指示鄂容安在军中不仅要关注军事进展,还要记录沿途地理、风俗等信息,特别是那些与汉、唐时期历史文献相吻合的地方,以及汉、唐未曾到达过的区域。这一指示反映了乾隆帝希望通过此次军事行动,恢复和扩展汉唐时期的疆域,并为后世留下详细的地理和文化记录。
乾隆二十年(1755),清军分两路进攻准噶尔。永常以定西将军的身份率领西路军,萨喇尔则担任定边右副将军,鄂容安作为参赞大臣跟随。在进军途中,鄂容安与萨喇尔一同安抚和招降了沿途的诸多部落,并向达瓦齐发布通告,传达了清廷的意图。
随着清军的推进,达瓦齐被俘,伊犁地区得以平定。然而,就在这一胜利之际,胡中藻因作诗讽刺朝廷而被处决。胡中藻是鄂尔泰的学生,而鄂尔泰的侄子鄂昌与胡中藻有过诗歌交流,因此受到牵连。乾隆帝责备鄂容安未能及时上报这一情况,因此没有给予鄂容安相应的战功奖励。尽管如此,鄂容安仍然被命令与班第一同留守伊犁,继续处理当地的事务。
五、壮烈殉国
阿睦尔撒纳的叛变迹象愈发明显,鄂容安及时将这一情况上报朝廷。乾隆帝随即命令鄂容安与萨喇尔率军前往塔尔巴哈台,根据实际情况采取行动。然而,阿睦尔撒纳在入觐途中突然发动叛乱,伊犁地区的宰桑们纷纷响应,局势迅速恶化。
面对突如其来的叛乱,鄂容安与班第奋力抵抗,但由于叛军力量强大,双方实力悬殊,鄂容安与班第最终难以支撑。在绝望之际,二人互相安慰说:“今日徒死,于事无济,负上付讬矣!”班第选择了自杀以表忠诚,而鄂容安则因手腕无力无法自尽,最终命令自己的仆人在自己腹部刺入刀刃,壮烈牺牲。
乾隆二十一年(1756),鄂容安的灵柩被运送回北京。为了纪念这位忠诚的将领,乾隆帝下令将其灵柩安置在昭忠祠,并特建双烈祠以表彰他和班第的英勇事迹。乾隆帝亲自前往祭奠,并赐予御制诗篇,以示崇敬。此外,乾隆帝还命令割取叛贼阿巴噶斯克什木的耳朵,在鄂容安灵柩前祭奠,以示惩戒。
按照惯例,大臣去世后由内阁拟谥号,再由皇帝裁定。鉴于鄂容安出身翰林,通常情况下谥号会带有“文”字。内阁提出了“文刚”和“文烈”两个谥号供乾隆帝选择。然而,乾隆帝认为这两个谥号不足以完全表达对鄂容安的赞誉,因此亲自删去了两个“文”字,最终定谥为“刚烈”,以彰显其英勇无畏的精神。
乾隆二十六年(1761),乾隆帝进一步表彰鄂容安的功绩,命令将其画像绘制于紫光阁,并亲自题写赞语:“世臣知书,料善论兵。惜弗通语,遂弗烛情。变起仓卒,力战命毕。用违其材,实予之失。”这句话不仅概括了鄂容安的学识与军事才能,也表达了乾隆帝对其未能充分理解和利用鄂容安才能的遗憾之情。
结语
鄂容安的一生是忠诚与牺牲的典范,他不仅在其有生之年为大清帝国做出了巨大贡献,即使是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也选择了维护国家的利益。这样的精神,即使在今天看来,依然具有深远的意义。通过回顾鄂容安的事迹,我们不仅能更加深入地了解清代的历史,也能从中汲取到宝贵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