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傅尔丹:清朝中兴时期的武勋典范(第3页)
锡保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上书朝廷,弹劾傅尔丹在此次战役中的失职行为。雍正帝对这一事件高度重视,认为傅尔丹未能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导致了军事上的失利。因此,雍正帝下令剥夺了傅尔丹领侍卫内大臣和振武将军的职位,并且取消了他的三等公爵位,以此作为对他兵败的责任追究。
然而,雍正帝并未完全放弃傅尔丹。雍正十一年(1733年),锡保再次上疏弹劾傅尔丹,但雍正帝了解到傅尔丹在之前的战役中之所以失利,主要是因为兵力不足所致。考虑到这一点,雍正帝决定给予傅尔丹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命令他留在军中继续效力,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傅尔丹有机会弥补之前的过失。
然而,命运似乎并未打算轻易放过傅尔丹。雍正十三年(1735年),一起涉及军饷侵吞的丑闻浮出水面,而这件案件直接牵扯到了傅尔丹。面对如此严重的指控,雍正帝命令侍郎海望将傅尔丹逮捕,并押解至京师接受审讯。在审讯过程中,傅尔丹不仅被指控参与了贪污军饷的行为,还被追责之前在和通呼尔哈诺尔以及乌逊珠勒战役中的失机之罪。根据当时的法律,大臣们一致认为傅尔丹应当被判处死刑。
就在判决即将下达之际,雍正帝不幸驾崩,乾隆帝登基。乾隆帝考虑到傅尔丹过往的贡献及其在清军中的地位,决定不立即执行死刑,而是将其改为“斩监候”,即暂缓执行死刑,等待进一步的裁决。
五、起复终卒
乾隆四年(1739年),傅尔丹的命运迎来了转机。这一年,他与另一位着名将领岳钟琪一同被释放出狱,标志着二人终于摆脱了长期的囹圄生活。这次释放不仅是对他们过去错误的一种宽恕,也是对他们未来贡献的一种期待。
乾隆十三年(1748年),清廷面临了一个新的挑战——讨伐大金川的战争陷入了僵局。面对久攻不下的局面,朝廷急需有经验的老将出马。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傅尔丹再次被委以重任。他被授予内大臣、护军统领的职位,并被派遣前往前线作战。与此同时,他还被临时任命为川陕总督,与岳钟琪共同负责指挥军队。
大学士傅恒亲自前往金川担任经略,他在上奏中提到,尽管傅尔丹年事已高,但他对管理满洲兵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见解。基于这一点,傅恒请求乾隆帝允许傅尔丹专注于处理大营的核心事务,以便更好地发挥其优势。乾隆帝同意了这一建议,任命傅尔丹为参赞,进一步凸显了他对傅尔丹的信任与倚重。
乾隆十四年(1749年),随着傅尔丹的努力和其他将领的配合,大金川的战事终于取得了进展。战争结束后,傅尔丹被任命为黑龙江将军,这是一项重要的边疆职务,表明他在晚年仍然承担着维护国家安全的重大责任。
乾隆十七年(1752年),傅尔丹走完了自己辉煌而又曲折的一生,享年七十二岁。清廷为了表彰他一生为国家做出的贡献,特赐祭葬,并追赠谥号“温悫”,以纪念这位忠诚而勇敢的将领。
结语
综上所述,傅尔丹作为清代的重要将领之一,不仅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为国家立下了汗马功劳,更以其高尚的人格魅力赢得了后世的敬仰。他的一生,既是个人奋斗的传奇,也是那个时代风云变幻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