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清朝巨贪王亶望


 一、私留捐银

 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王亶望调任甘肃布政使,他的到来并非带来了新的治理理念或是改善民生的实际行动,而是开启了一段利用职权进行大规模贪污的历史。在他上任之初,正值朝廷下令肃州、安西两地可以按照旧例收取民众捐纳的粮食,以此作为换取国子监生资格的条件。这一制度原本是为了鼓励民间储备粮食,并给予那些无法通过科举考试的人一条获取学位或官职的道路。然而,随着时间推移,这种做法因种种弊端而被停止执行。

 但王亶望并没有遵循这一停止命令,反而与当时的总督勒尔谨商议,决定继续推行这一制度。他们以内地仓库储粮不足为借口,命令各地州县重新开始收取捐纳。更进一步的是,他们改变了捐纳的形式,不再接受实物如豆麦等粮食,而是改为收取银两,也就是所谓的“折色”。这种转变使得原本应该用于公益事业的资金直接流入了个人腰包。

 为了掩盖自己的行为,王亶望还捏造了甘肃地区遭受旱灾的情况,谎报需要大量的粮食来进行赈灾救济。实际上,这些通过捐纳所获得的银两并没有被用来救济百姓,反而被王亶望及其同伙们私分。从总督到各个层级的地方官员,几乎无一幸免地参与了这场分赃游戏,而王亶望自然是其中最大的受益者。

 这一系列的不法行为持续了大约半年的时间。在此期间,王亶望上报中央的数据异常庞大,声称已收到一万九千人的捐纳申请,共计捐纳了八十二万石的粮食。这样的数字显然超出了常理,引起了朝廷的注意。于是,乾隆帝提出了“四不解”的质疑,即为何甘肃这样一个贫困且土地贫瘠的地方会有如此多的人愿意捐纳,以及如此多的粮食是如何被处理的等问题。

 面对朝廷的质疑,勒尔谨等人并没有选择坦白,而是继续编织谎言,试图蒙混过关

 二、铺张奢侈

 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王亶望因其在甘肃的“政绩”被擢升为浙江巡抚。然而,他的升迁并未改变其一贯以来的贪婪与奢靡作风。在乾隆四十五年,当乾隆皇帝第五次南巡时,王亶望负责接待工作,他为了讨好皇帝,竟然不惜花费大量公帑来装饰沿途建筑,布置华丽的场景迎接圣驾,这种铺张浪费的行为远远超出了正常的接待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