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清朝名将海兰察:鄂温克族的传奇英雄(第2页)
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海兰察继续参与对叛军的作战。在阿桂的指挥下,海兰察率领五千人从明郭宗向谷噶山进军,又与保宁率领两千人绕行八十余里攻打登古山。在激战中,海兰察表现出色,被乾隆帝特授为内大臣。随后的日子里,海兰察屡次攻克敌军要塞,展现出其卓越的军事才能。
乾隆四十年(1775年),海兰察从康
萨尔分路进剿叛军,占据了山沟的碉寨,并在次年攻克了甲尔纳沿河的诸寨。叛军自噶尔丹寺前来救援,海兰察将其击败。四月,将军阿桂令他前往宜喜,与明亮会合侦查大军进军的道路,准备合攻。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海兰察攻克了舍齐、雍中两寺,屯兵噶拉依河岸,把守险要地带。不久,与福康安、普尔普等一起截断了噶拉依右路,攻克了大石卡,转移火炮进击扎木什克寨。二月,大金川的头目索诺木束手就擒,金川之乱被平定。清廷加封海兰察为一等超勇侯,并赐双眼花翎。清军回到京城之后,乾隆帝亲自到良乡城南慰劳,赐给他御用鞍辔和御马一匹。海兰察的画像被悬挂于紫光阁,位列前五十功臣,乾隆帝亲自题写赞词,表彰其功绩。
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海兰察被授予正黄旗领侍卫内大臣之职。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他又被补充为公中佐领。
三、镇压回民起事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甘肃和青海地区爆发了回族和撒拉族的反清起事。面对这场动荡,清廷派遣海兰察前往镇压。四月,海兰察率军抵达兰州,并指挥军队攻打龙尾山。当时的回军选择在山洞中据守,利用地形优势进行防守。随着阿桂的到来,海兰察被委以重任,统辖诸军,指挥作战。
同年五月,海兰察与明亮、额森特等将领一起分左右两翼进入山区,对回军展开围剿。在越过水磨沟后,海兰察迅速率部登上华林山。回军看到清军攻势猛烈,感到恐慌,纷纷出洞迎战。清军采取了诱敌深入的战术,假装撤退,诱使回军追击。待回军进入预设的伏击圈后,清军从两侧杀出,给予回军重创。在战斗过程中,回军见到海兰察骑马出现在战场上,纷纷溃逃,清军借此机会进一步打击了回军的士气。
到了闰五月,海兰察采取了更为灵活的战略。他指挥阿拉山的骑兵绕到华林山的江南侧,预先埋伏,等待回军出现。同时,海兰察亲自率领训练有素的部队,攻取了回军的四个堡垒。在这次激烈的战斗中,海兰察身先士卒,不幸中枪受伤。乾隆帝得知海兰察的伤情后,特别下令阿桂好好安抚他,表彰其英勇行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面对回军占据的大堡垒,海兰察并没有轻易放弃。他单骑前往五泉山侦察敌情,并在华林山中设下埋伏。当得知回军返回时,海兰察指挥伏兵突然出击,一举攻克了回军的堡垒。随后,清军进入回军营地,焚烧了他们的住所。回军被迫退守华林寺,海兰
察率军包围了寺庙,并发动总攻,歼灭了许多回军,还将回军的头目斩首示众,震慑了当地民众。
在平定回民起事后,乾隆帝高度赞扬了海兰察的功绩,并授予其子安禄三等侍卫的职位。然而,和平并没有持续太久。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四月,甘肃的回民再次发动叛乱,秘密传播新教义。清廷任命尚书福康安视察军队,并授予海兰察参赞大臣之职,以协助处理此次危机。
回军在静宁底店驻扎,海兰察带领巴图鲁侍卫等精锐部队,逼近回军的据点。他精心布置伏兵,一举歼灭了大部分回军,并攻破了石峰堡,俘虏了回军首领张文庆等人。由于在此次行动中的杰出表现,海兰察的儿子安禄被提升为二等侍卫,并被允许在乾清门行走,还被赐予了骑都尉的世职。
四、平定台湾
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台湾爆发了林爽文领导的起义。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动乱,乾隆帝迅速作出反应,任命福康安为将军,并授予海兰察参赞大臣的职务,负责协助福康安平定叛乱。
十月,海兰察随福康安从鹿仔港渡海登陆台湾。三天后,海兰察率领二十名巴图鲁勇士前往彰化的八卦山进行地形侦察。此时,叛军刚刚在山上设置了关卡。海兰察骑马率先登顶,叛军见状蜂拥而至,海兰察拉弓射箭,射杀多名叛军士卒,其余叛军见状纷纷逃跑。乾隆帝得知海兰察以少胜多的表现后,特地下旨嘉奖了他。
十一月,海兰察自笨港开辟道路,与福康安共同救援被围困的嘉义。他们将部队分成五路,沿途搜剿叛军。从仑仔顶到仑仔尾,直至牛稠山,叛军约有一万余人据守溪水。海兰察越过溪流,径直冲上山去,攻克了叛军的堡垒。叛军见势不妙,纷纷逃窜。海兰察率军追击至大排竹,烧毁了叛军囤积的物资。嘉义的围困被解除后,乾隆帝赞赏海兰察身先士卒,勇略过人,并将其晋封为二等超勇公,赐予红宝石顶和四团龙补褂。
十二月,海兰察继续进剿城西的大仑庄和海岸线的叛军,并烧毁了城东兴化店和员林的叛军庄园。他督兵直捣北路,叛军屯驻在中林,异常剽悍,但海兰察冒着枪林弹雨,勇猛冲锋,成功攻克了叛军据点。大埔林、大埔尾等庄的叛军也被击溃。清军收复了斗六门,并抵达水沙连,叛军见势不妙,全部逃离。
海兰察根据叛军的踪迹追击,发现叛军头目刚骑上马准备逃跑,立即射落马下,将其擒获。随后,海兰察进攻大里杙,这里是林爽文起事的中心地带。在战斗中,海兰察歼灭了数十名叛军头目和
两百余名党羽。林爽文逃入番社,海兰察率部从内山平砦仔一直追杀至集集埔。叛军寨子前有一条大溪阻隔,海兰察骑马渡过大溪,歼灭了寨中的叛军,并追击了十余里,到达浩淮角。
海兰察继续追剿小半天山寨的叛军,遍历东势角山峰的各个番社,并追至极北的炭窑,捕捉了剩余的叛军。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正月,清军在老衢崎捕获了林爽文,并将其押送至北京。乾隆帝为了表彰海兰察的功绩,解下自己的佩囊赐给了他。
台湾被平定后,乾隆帝赐予海兰察紫缰、金黄辫珊瑚朝珠,并再次将他的画像悬挂于紫光阁中。乾隆帝亲自题写的赞词中提到:“勇弗知书,谋胜智士。匹马弯弓,贼不敢视。欲致活口,射令勿死。进爵锡服,言难尽美。”这段赞词不仅肯定了海兰察的勇猛与智慧,也表达了对其卓越贡献的高度赞赏。
五、保卫后藏
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廓尔喀入侵后藏地区(今西藏日喀则地区),对当地造成了严重的威胁。清廷迅速做出反应,任命福康安为将军,海兰察为参赞大臣,率领巴图鲁侍卫和索伦兵一千多人前往征讨。部队从青海西宁出发,历经长途跋涉,于次年三月抵达后藏地区。
闰四月,海兰察与福康安抵达第哩浪古。为了更好地了解敌情,海兰察与福康安分别前往绒辖和聂拉木勘察地形,最终决定从济咙方向发起进攻。海兰察与阿满泰一起率军从中路前进。廓尔喀军在前方设有两座相互依托的碉堡,清军首先攻克了前方的碉堡,但廓尔喀军仍据守后方碉堡不肯撤退。海兰察果断指挥部队从侧面突破边墙,与敌军展开近战。在这次战斗中,海兰察英勇杀敌,击毙了三名敌军头目和两百多名士兵,并顺利进屯擦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