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醇亲王奕譞:晚清政坛的幕后推手
爱新觉罗·奕譞的青年时期正值清朝内外交困、国力衰退之时。生于1840年的他,在道光帝的众多皇子中并不起眼,直到咸丰帝即位,他才逐渐步入政治舞台的核心。道光三十年(1850年),刚即位的咸丰帝封奕譞为醇郡王,这标志着他正式进入了清朝的贵族行列。
咸丰九年(1859年),奕譞被赐予府邸,开始了独立生活,但咸丰帝仍然允许他留在宫廷内活动,显示出对这位年轻亲王的特别关照。然而,真正的转折点发生在咸丰十一年(1861年)。这一年,咸丰帝去世,留下了年幼的同治帝作为新的君主,而权力真空引发了一场宫廷斗争。
在这场斗争中,恭亲王奕?与慈禧太后联手,计划发动政变以清除辅政的顾命八大臣。奕譞在这个时候担任了正黄旗汉军都统,并被任命为步军统领,从而掌握了北京城的卫戍部队,这是政变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一系列的策略安排,奕譞确保了军队的支持,并在慈禧太后的授意下,成功地在九月三十日发动了辛酉政变,逮捕并处决了反对势力的核心成员。
政变成功后,奕譞因其在事件中的重要作用而得到了慈禧太后的极大信任与重用。他先后被授予都统、御前大臣、领侍卫内大臣、管理神机营等要职,成为慈禧巩固权力的重要助手。这些职位不仅象征着极高的荣誉,也赋予了他实质性的军事和行政权力。
同治三年(1864年),奕譞获得了亲王衔,标志着其地位进一步提升。随后的几年里,他继续活跃于朝廷之中,尤其是在教育同治帝方面发挥了作用,被任命为弘德殿行走,负责监督同治帝的学习情况。然而,随着同治帝逐渐成年并在同治十二年(1873年)开始亲政,奕譞的部分职责被解除,但他仍然保持了醇亲王的尊贵身份,并继续在朝堂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任职军机
光绪元年(1875年),当同治帝不幸去世后,奕譞向两宫太后提出了辞职请求。他在奏折中表达了对同治帝的深切怀念以及自身健康状况不佳的情况,希望能够退出朝政。然而,两宫太后并未接受他的辞职申请,只是暂时解除了他的一些职务,并且继续让他负责菩陀峪陵工的事务。这表明奕譞虽然暂时退出了一线政务,但仍保留了其在皇家事务中的重要性。
光绪二年(1876年),随着光绪帝在毓庆宫入学,慈禧太后指派奕譞照料光绪帝的学习与生活,这给了奕譞更多与自己儿子相处的时间。奕譞在这一时期的谦逊态度赢得了慈禧的好感,也为他日后重返政坛奠定了基础。
到了光绪五年(1879年),奕譞得到了额外的经济奖励——双份俸禄,这体现了慈禧太后对他工作的认可和支持。随着时间的推移,奕譞在朝中的地位越发稳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