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拿破仑波拿巴:改变欧洲命运的伟大征服者(第2页)

 拿破仑的野心并未止步于法国本土。1805年3月,他在巴黎宣布继位为意大利国王,进一步扩大了自己的统治范围。同年5月,他亲赴米兰,在大教堂内从大主教手中接过王冠,为自己加冕为意大利国王,并高喊“上帝赐予我,他人谁敢染指”,彰显了他对意大利王国的绝对掌控和重视。

 此外,拿破仑还兼并了热那亚,并让自己的继子欧仁·德·博阿尔内成为意大利副王,代管这片重要的领土。这些行动不仅巩固了拿破仑在欧洲的地位,也预示着他未来更广泛的征服计划。

 ,!

 五、英法海战

 从1803年开始,拿破仑·波拿巴开始构思通过法国海军穿越英吉利海峡,实施对英国的入侵计划。拿破仑对这一作战计划煞费苦心,不仅在海军方面任命了一些“有经验”的指挥官,还集结了由法国、西班牙和荷兰组成的庞大舰队。然而,由于拿破仑本人对海战并不精通,加之任命了错误的指挥人选,以及英国皇家海军的顽强抵抗,最终导致这一计划以失败告终。

 1803年,拿破仑与英国之间的和平协议破裂,两国再次陷入战争状态。拿破仑意识到,要彻底击败英国,必须先控制英吉利海峡,从而为登陆英国创造条件。为此,他开始积极筹备海上的力量,任命了一些他认为有经验的海军指挥官,如维尔纳夫、格维农等。然而,这些指挥官的实际能力和经验并不如拿破仑所期望的那样出色。

 拿破仑的计划是集结一支强大的联合舰队,包括法国、西班牙和荷兰的舰船,然后通过一系列复杂的海上机动,突破英国的封锁,为入侵英国创造条件。然而,这一计划在执行过程中遇到了诸多困难。首先,法西联合舰队的指挥官维尔纳夫缺乏足够的经验和决断力,无法有效应对英国皇家海军的挑战。其次,法西联合舰队在协调和配合上也存在明显的问题,不同国家的舰船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作。

 1805年,拿破仑的入侵计划迎来了决定性的时刻。10月21日,特拉法尔加海战爆发。在这场海战中,英国皇家海军指挥官霍拉肖·纳尔逊率领的舰队与法西联合舰队展开了激烈的交锋。尽管纳尔逊在战斗中阵亡,但英国皇家海军凭借其卓越的战术和顽强的斗志,最终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法西联合舰队的指挥官维尔纳夫被俘,庞大的法西联合舰队几乎全军覆没。

 特拉法尔加海战的失败对拿破仑的入侵计划造成了致命的打击。法国失去了与英国在海上争夺霸权的机会,英国的海上优势得以巩固。英国皇家海军的胜利不仅确保了英国的安全,还为英国在全球范围内的海上扩张奠定了基础。此后,英国成为了一个海洋帝国,这一地位维持了一个多世纪以上。

 英国军事理论家j.f.c. 富勒在《西洋世界军事史》中对特拉法尔加海战给予了高度评价:“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说,特拉法尔加海战都是一个值得记忆的会战,它对于历史具有广泛的影响。它把拿破仑征服英国的梦想完全击碎了。一百年来的英法海上争霸战从此结束。它使英国成为了一个海洋帝国,这个帝国维持了一个世纪以上。” 特拉法尔加海战的确立了英国在此后100年中的海上霸权,这对欧洲乃至全球的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特拉法尔加海战的胜利不仅对英国具有重要意义,也对其他欧洲国家产生了积极影响。普鲁士、俄国和奥地利等国的君主们看到英国能够在海上战胜强大的拿破仑,信心大增,纷纷加入第三次反法同盟,共同对抗拿破仑的扩张。英国历史学家查尔斯·威尔逊在《剑桥近代史》中指出:“特拉法尔加海战在1799年到1813年的拿破仑战争中,是一场有着决定性意义的会战。”

 六、人生顶峰

 1805年8月,奥地利、英国和俄国组成了第三次反法同盟,意图遏制拿破仑的扩张势头。面对这一新的威胁,拿破仑迅速采取行动。8月底,俄国将领库图佐夫与奥地利联军向巴伐利亚的乌尔姆开进。拿破仑于9月24日离开巴黎,亲自挥师东进,10月12日法军占领了慕尼黑。10月17日,法兰西第一帝国和奥地利帝国在乌尔姆激战后,取得了乌尔姆战役的胜利,反法联盟投降。这一胜利不仅显

示了拿破仑卓越的军事才能,也为他接下来的行动奠定了基础。

 紧接着,拿破仑于1805年12月2日,即他加冕称帝一周年纪念日,指挥法军在奥斯特里茨战役中以7万人马的弱势兵力击败了俄奥联军9万人马的优势兵力,取得了重大胜利。奥斯特里茨战役不仅沉重打击了奥俄两国,还扭转了普鲁士对法的态度。由于此战中,法兰西帝国皇帝、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俄罗斯帝国皇帝均亲自参战,因此这场战役被称为“三皇会战”。这一战成就了拿破仑的人生巅峰,并使反法联盟再度瓦解。拿破仑迫使奥地利帝国取消了神圣罗马帝国的称号,结束了这一悠久历史的帝国。随后,他联合了德国境内的各诸侯国组成了“莱茵联邦”,将其置于自己的保护之下,进一步巩固了法国在欧洲的地位。

 1806年秋天,英国、俄罗斯帝国和普鲁士王国组成了第四次反法同盟。10月14日,拿破仑率军对战普鲁士。在耶拿战役中,他集结了9万人的兵力对普军发动进攻,但并未遇到普军的主力。与此同时,在奥尔斯泰特,法军达武元帅的2万劣势兵力遭遇了由普鲁士国王亲自统率的5万人主力。达武元帅奋力指挥这2万人马击溃了普鲁士军队,普军几乎全军覆没,普王腓特烈·威廉三世和王后路易丝仓皇逃走。拿破仑夺取了德国的大部分领土并攻占首都柏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807年6月,法军又在波兰的艾劳战役和弗里德兰战役中大败俄国军队。拿破仑与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会面,双方签订了和平条约。通过这一系列的胜利,拿破仑不仅巩固了自己在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还进一步扩大了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版图。他兼任意大利国王、莱茵联邦的保护人、瑞士联邦的仲裁者,并于1806年分封他的长兄约瑟夫·波拿巴为那不勒斯国王,四弟路易·波拿巴为荷兰国王;1807年封弟弟热罗姆·波拿巴为威斯特伐利亚国王。法兰西第一帝国在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得到了确立。

 1808年,西班牙国王卡洛斯四世遭到军民反对,被迫于同年3月19日宣布让位给其子费迪南七世。拿破仑以保护西班牙领土和解决王室矛盾为名,派遣法军进入西班牙并占领首都马德里。拿破仑迫使费迪南七世退位,并让其长兄约瑟夫·波拿巴从那不勒斯成为西班牙国王。这一举动引发了西班牙的大规模暴乱,法军在西班牙陷入了游击战的泥潭,难以抽身。英国于1808年介入了西班牙争端,英军8月8日登陆蒙得戈湾,8月30日占领了整个葡萄牙。随后,威灵顿公爵在当地民族主义者的支持下,逐步将法军赶出了伊比利亚半岛。法军陷入了两线作战的困境,西线在伊比利亚半岛作战,东线则与反法同盟周旋。

 正当法军在西班牙陷入困境之际,1809年初第五次反法同盟组成。奥地利帝国在背后偷袭法国在莱茵地区的领土,拿破仑被迫退出西班牙,率军东征。法军在4月19日至23日的五次战役中大败奥军,于5月13日占领维也纳。然而,在7月5日至6日的阿斯珀恩-埃斯灵会战中,拿破仑与卡尔大公指挥的军队交锋,法军战败,名将拉纳元帅战死,法军伤亡和被俘3万余人,被迫撤回至洛鲍岛,奥军伤亡2万余人。尽管如此,拿破仑并未气馁。在7月5日至6日的瓦格拉姆战役中,拿破仑成功反败为胜,率领法军再次夺取了决定性胜利,攻占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并迫使奥地利签订了《维也纳和约》,再次割让土地。

 1810年1月,拿破仑与约瑟芬·博阿尔内离婚。3月11日,18岁的奥地利女大公玛丽·路易莎嫁给拿破仑一世,这是一宗政治婚姻,婚礼于4月1日在卢浮宫举行。法奥结成同盟,法兰西第一帝国达到鼎盛。拿破仑成为了欧洲霸主,与凯撒大帝、亚历山大大帝齐名,被誉为“拿破仑大帝”。

 七、错攻俄国

 拿破仑无时无刻不在想着统治整个欧洲。在欧洲大陆上,只有俄国尚未被他控制,而拿破仑深知,只有征服俄国,才能彻底击败英国,实现他统治欧洲的雄心。1812年5月,拿破仑率领一支使用12种语言的57万大军,开始了对俄罗斯的远征。这支大军不仅人数众多,而且装备精良,被视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之一。

 拿破仑的远征军在初期取得了一系列胜利。在斯摩棱斯克战役、瓦卢蒂诺战役和维捷斯克战役中,法军击垮了阻止他们的俄军部队。然而,随着法军深入俄罗斯腹地,俄军采取了灵活的战略,避免与法军正面交锋,而是逐步撤退,实施坚壁清野战术,

破坏沿途的一切物资,使法军难以获得补给。

 1812年9月7日,拿破仑率领法军在博罗季诺战役中取得了战术上的胜利。这场战役极为惨烈,双方均损失惨重。俄军优秀指挥官巴格拉季昂亲王和火炮指挥官库来索夫战死,法军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尽管法军在战术上获胜,但这场胜利并未能打破俄军的抵抗意志。

 9月16日,拿破仑率军进入莫斯科。他原本以为沙皇亚历山大一世会在此时妥协,但迎接他的却是莫斯科全城的大火。俄军司令库图佐夫、巴克莱等人力排众议,放弃了首都,带着剩余的俄国高级将领和大部分居民撤离,逐步深入俄罗斯腹地,继续保存有生力量。莫斯科的大火不仅摧毁了城市,也使法军失去了重要的补给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