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历史着名人物枫之羽
第58章 徐熙:高丽智勇宰相,退契丹、拓疆土
一、早年经历:科举及第,仕途初启
徐熙,作为高丽内议令徐弼之子,自幼便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和熏陶。他为人严谨,才学出众,这在日后的政治生涯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高丽光宗显德六年(959年),年仅十八岁的徐熙参加了科举考试,凭借其卓越的才华,一举登甲科第,超授广 评 省 员外郎。这一成就不仅为他的仕途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让他在朝中崭露头角。
随着岁月的流逝,徐熙的官职不断升迁,最终累迁至内议侍郎。在开宝五年(972年),他代表高丽出使宋朝。此时的高丽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朝贡宋朝了,徐熙风度翩翩、举止得体的表现赢得了宋太祖的喜出望外,被授为检校兵部尚书。这一经历不仅增强了他对宋朝政治、文化的了解,也为他日后处理高丽与宋朝、契丹等邻国的关系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二、忠直谏言,阻止成宗微服私访
在高丽成宗太平兴国八年(983年),徐熙由佐丞拜兵官御事,并随成宗幸西京(今朝鲜平壤)。当时,成宗欲微服游览永明寺,这一行为显然不符合君主的身份和礼制。徐熙果断上书劝阻,指出此举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成宗对他的忠直谏言表示赞赏,并赏赐鞍马以示鼓励。此后,徐熙被擢为内史侍郎,进一步巩固了他在朝中的地位。
三、退兵拓地:智勇双全,抵御契丹
淳化四年(993年)十月,契丹军号称八十万南下入侵高丽。面对如此强大的敌人,成宗任命徐熙为中军使,与上军使朴良柔、下军使崔亮一同前往北界前线抵御契丹。然而,战事并不顺利,高丽军在边境重镇蓬山败北,成宗不得不撤返。
在这危急关头,徐熙判断契丹不会像灭掉渤海国一样吞并高丽,而是可以通过外交途径解决问题。他上奏成宗,建议派大臣李蒙戬向契丹求和。然而,契丹主将萧恒德却指责高丽“不恤民事”,声称要来“恭行天罚”,并催促高丽国王尽快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