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新罗武烈王金春秋:从花郎徒到统一三国的奠基者(第2页)

 随后,金春秋又请求唐太宗赐予朝服,唐太宗亲自挑选宫中所藏珍贵服饰赐给金春秋一行。翌年二月,金春秋回国,留其子金文王充当宿卫质子。唐太宗命令三品以上官员赴宴饯别,对金春秋给予超规格优待。

 三、即位为王

 金春秋回国后,新罗实施了一系列唐化与中央集权化的政策。这些改革措施虽然以真德女王的名义实行,但一般认为是金春秋在背后主导的结果。例如,新罗改穿唐朝官服、遵用唐朝年号,将原来作为王室家臣的内帑机构“禀主”改造为“执事部”,设立“中侍”为其长官,削弱和取代过去和白会议的权限。这些改革不仅加强了中央集权,还提升了新罗的行政效率和国家治理水平。

 永徽五年(654年)三月,真德女王去世,具有王位继承资格的“圣骨”彻底断绝,新罗王位只能在真骨贵族中挑选。起初,群臣推戴上大等(和白会议的首脑)阏川,但阏川谦辞道:“我老了,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德行。现在德高望重的莫过于春秋公,他真的可以说是济世英杰啊!”金春秋三次推辞,最终在群臣的坚持下登上了王位,成为新罗第一位出身真骨的国王。同年闰五月,唐高宗得知真德女王去世的消息,下诏册拜金春秋为乐浪郡王、新罗王,并加授开府仪同三司。金春秋的即位过程中,金庾信也出过大力,作为回报,金春秋将自己的女儿智照(即智炤夫人,金庾信的外甥女)嫁给金庾信,从而形成了“两金体制”,共同治理新罗。

 金春秋初立之时,高句丽趁机联合靺鞨入侵新罗北境,占领了33座城池。新罗向唐告急,并宣称百济也联合高句丽参与此次行动(后世有观点认为百济并未与高句丽结盟,是新罗为了嫁祸百济而故意在唐朝面前虚构丽济同盟)。永徽六年(655年)二月,唐高宗应金春秋之请,派程名振、苏定方出击高句丽,以缓解新罗北界的压力。这次军事行动有效地遏制了高句丽的攻势,减轻了新罗的军事负担。

 除了高句丽外,新罗与百济之间的战争也在金春秋任内持续着。永徽六年(655年)九月,金庾信率军占领了百济的刀比川城(今韩国忠清北道永同郡阳山面)。然而,显庆四年(659年)四月,百济又占领了新罗的独山(今韩国庆尚北道星州郡秃用山城)和桐岑(今韩国庆尚北道龟尾市仁义洞)二城。金春秋派人令其在唐充当宿卫的儿子金仁问乞师,请求唐朝出兵援助。这一请求得到了唐高宗的支持,唐朝随即派遣军队支援新罗,从而拉开了新罗统一三国的序幕。

 四、赍志以殁

 无论是对新罗国家还是金春秋个人而言,百济都是头号的敌人,而最终目标当然是连高句丽一起平定,实现新罗对海东三国的统一。然而,在当时的条件下,新罗无法仅凭自身力量消灭这两个强大的邻国,只能借助唐朝的力量。虽然自善德女王以来,新罗就屡次向唐乞师,但唐却从未出兵直接打击百济。金仁问乞师之际,金春秋也没有十足的把握,因久未得到消息,金春秋忧形于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