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村里人上门(第2页)

 李氏忙完了家里的活,这个时候通常也会凑上来,跟着学一两个,手指头沾上水在桌子上一笔一划笨拙的划着,不写字的时候就一边做针线活一边听,听了五六天下来,也识得了七八个字。

 周家送了两个孩子去学堂的消息一下子就在村里散开了。

 大家炸开了锅,这年头能上得起学的整个村子恐怕也挑不起一个,这周家还真是有钱啊,一下子就把两个孩子送进去了,这还不是送的最小的那几个,而是送的那两个大的,说不定等小的几个大了,也会被送进去。

 周家一下子要出那么多读书人了?

 这怎么供得起,要知道供一个读书人出来,他们这样的人家就是勒紧了裤腰带供一个也供不起,别说供那么多了。

 有人忍不住上门来打探消息。

 李氏叹气道:“我也不是想着让他们去考功名,念那么多年,就是把我卖了我也供不起啊,就是想着好歹送他们去学两年,反正家里现在这几亩地,又有牛,我们娘几个就能忙活出来,不需要他们也跟着忙活,读几年好说亲些不说,说不定还能去找个账房当当,也比在地里刨食容易多了。”

 “就算是这样,两个人的书读书人用到的笔啊纸啊也不便宜吧?还没说束修呢。”

 李氏道:“所以啊,才让他们两跟着一起进去,不瞒你们说啊,他们用到的书我就买了一套,每样也买了一本,让他们两个看一本,笔墨纸那些东西都是捡最便宜的买的,进学的时候他们先生有给他们每人都送了一套,短期内这些东西是不必在添了。”

 这么一说,好像是比较省钱。

 李氏又道:“我们全家勒紧裤腰带供他们几年,等他们出来了就好了,这世上,识字的人到哪里都不会缺饭吃的。”

 大家都不由自主的点头,他们一辈子连书本都没有看到过,对读书人自然敬重的很。

 王富贵等一众老乡听到动静不由得都动起了心思,要说学两年,家里也不是出不起这个钱,要是读出来了,说亲别人都会高看你一眼,但要是送的话,家里的积蓄就要去掉大半了,他们还得等着今年盖房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