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2章 事出必有因(第2页)

 宿舍里就孙彧和杨岿没有参与其中,当然是没空,黄老师大体上已经把杨岿当成自己的研究生在用了,而孙彧,虽然几乎每天都会在实验室出现一阵,但基本上也是无所事事的样子,毕竟现在孙彧的事情基本算是已经完成,正处于等待反馈响应的阶段。

 黄老师于是时不时的就跑到实验室跟大伙一起聊会天,现在实验室已经完成和正在进行的三个项目,移动存储,无线网络,网络文件共享服务器,不都是聊天聊出来的。

 “其实我觉得如果我们能把这么一块板上的电路集成到一块芯片里边应该是有前途的,我们以前那些功放,这里一个管那里一个管,现在一块功放集成电路就搞定,数字电路这边我觉得也是可以这么做的。”

 “你意思是我们可以进行设计,然后找代工制作出来?”

 “是的,我们现在做出来的这些不都是找的代工
,只不过找芯片代工可能不好找。”

 “那要看具体要求了,我们不追求集成度的话,这个思路还是可行的。”

 接下来的事情,差不多就是孙彧的盲区了,而且他现在思路也还没理清楚,在他的概念里,一块中央处理芯片,一些存储芯片,一些通用外设接口,或者就使用无线网络,一个操作系统,就可以做很多事情了。

 只是这块中央处理芯片,孙彧现在暂时还没有什么头绪,当然外购肯定是有的,但是自己设计一个指令集,然后找人代工,有没有可行性呢?

 不过孙彧觉得电子微电子上的事情,还是留给电子系的老师和同学们去考虑吧,他没那个能力,以及精力。

 孙彧给李老师提交了他的计划,并且在开会的时候做了一些说明,大家保持着沉默,他们都是这个时候才知道李老师和孙彧已经悄没声的做了这么件事情,多少是有些震撼的。

 于是李老师把那几篇论文打印了出来,有兴趣的可以回去自己复印一份研究一下,至于孙彧的计划,他并没有让孙彧马上去做,而是要他好好从工程上考虑一下,做这么个容器需要什么前置,可能会碰到哪些问题,以及sunix需要做什么支持。

 这是一个长期的工作,李老师并不着急,所以只是让孙彧以后每周例会汇报一下进展,大家也都有个讨论的余地。

 除了这个事情,潘智汇报了文件服务器那边的情况,弄到g之后,工作效率确实提高了很多,但是只是效率提高了,工作终究是件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需要花时间的事情。

 “你就说到底什么事吧。”李老师打断了潘智。

 “也没什么事,我们就是一个一个函数的调试,要花时间。”潘智说道。

 “增加人手有没有帮助?”李老师点点头,然后问道。

 “有。”潘智很干脆的回答。

 “那李森你现在忙什么?”李老师于是问起李森。

 “不忙什么了,毕业论文已经交了,远程访问现在用g编译的那套买回来的tel的源码,我原先做的那个就放在那里了。”

 “行,那你就继续跟着潘智,看他有什么事情安排给你,你原先那个也提交一下,将来不管你是借鉴还是自己继续,那都是你的工作成果。”

 “我觉得我们是不是可以考虑远程访问加密传输的问题。”孙彧插话道。

 “当然,你们谁来做?”李老师环顾了一下会议室,但是没人吭声。

 “那就还是李森,你先考虑一下,不过这也是一个长期任务,你先跟潘智那边。”李老师于是做了决定。

 罗老师那边的字库已经完成,并且和编码表一起发布出去了,现在正在处理输入法,以及考虑是不是可以移植到dos上,李老师的意见是,输入法做出来之后,就可以着手移植了,这毕竟是个可以看得到经济收益的事情。

 不过罗老师对移植的进度有些忧虑,因为sunix对他弄出来的编码是原生支持的,而dos他只能采用一个外挂的方式,但是大家又都知道dos命不久矣,那么他还有没有必要做这么一个外挂出来呢?或者说,他还有没有必要去淌这一潭必死的浑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