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胤禛的提议,刘恒的洞察,清军一如既往的失败(第2页)

 朱仑哑口无言,片刻之后才道:

 “那现在该怎么办?”

 李时升深吸一口气,缓声道:

 “为今之计,当然是向总督大人和陛下报捷!”

 朱仑目瞪口呆:

 “报捷?”

 李时升哼了一声,抬起下巴。

 “蠢材,若是不报捷,那就要掉脑袋!”

 朱仑见状,只好道:

 “好好,下官等会就起草奏折,就说……嗯,在铁壁关消灭了两千缅军,如何?”

 说话的时候,朱仑脸上的表情不免有些心虚。

 在铁壁关外,缅军的战损恐怕连一千都不到!

 反而是朱仑的三千人,四日激战下来基本被打残了。

 李时升瞪了朱仑一眼,怒道:

 “什么两千,你要报两千上去,本官第一个斩了你的脑袋!”

 朱仑心中一惊,忙道:

 “那就报……一千?”

 李时升恨铁不成钢地又瞪了朱仑一眼。

 “蠢材,当然是报六千!”

 “啊?”朱仑整个人都呆滞了,过了好一会才忍不住道:“提督大人,这些天和咱们交战的缅军总数有没有六千都还不确定呢。”

 李时升没好气地对着朱仑开口:

 “捷报里没有六千击杀,你姓朱的马上就没有脑袋,你自己选!”

 【在四天的激战后,摇摇欲坠的铁壁关,依旧朝着昆明方向报去了“斩首四千,俘虏两千”的战报。】

 【云贵总督杨应琚得到奏报之后大喜过望,大笔一挥之下,将这个数字变成了“斩首六千,俘虏五千,战绩过万”,以八百里加急送往了京师乾隆皇帝的案头。】

 看到这里,大秦世界之中,太子扶苏整个人都震惊了。

 “这铁壁关的守将,怎么敢如此胆大妄为?”

 “明明失利不断,却依旧呈送捷报,还是这么离谱的大捷!”

 秦始皇嘴角微微扯动了一下,道:

 “扶苏啊,尔难道没听说过一句话?”

 等扶苏将目光投过来之后,秦始皇才说出了下一句。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扶苏哑然片刻,道:

 “那也不能如此离谱吧?”

 秦始皇反问了扶苏一句。

 “那你觉得,是送捷报让皇帝开心离谱,还是如实奏报,没等奏章送到皇帝案头就被云南提督和云贵总督砍掉脑袋更离谱?”

 扶苏有些无奈地揉着额头,道:

 “难道这些前线的将军们想怎么报战绩就怎么报?皇帝就在军队之中没有一点耳目了?”

 秦始皇摇了摇头,有些鄙夷地看着金幕之中的朱仑和李时升。

 “这就是儒家的软弱性,都是一群没有骨头的东西,皇帝想要什么就说什么,怎能指望他们说实话?”

 “至于军队之中的耳目,哈,以人情为主的儒家社会,真能指望这些耳目可以免俗,冒着和同僚结仇的风险将实情上报?”

 “你未免也太高看儒家士人的风骨了!”

 扶苏闻言,心中顿时涌现出了一大批不畏强权的儒家士人名称,下意识地就想要张口反驳。

 但话到嘴边,他还是默默地闭上了嘴巴。

 汉初世界之中,刘邦从行宫大帐的床榻上起身,锤了锤腰背,回头看了一眼瘫软在床榻上的大小胭脂,嘿嘿一笑。

 “朕的雄风,果然是不减当年啊。”

 刘邦走出外面,看到刘恒正聚精会神地盯着半空中的随身金幕,便笑道:

 “乾隆那个小子,是不是又弄出什么好玩的笑料了?”

 刘恒有些惊讶:

 “父皇是怎么知道的?”

 听刘恒一五一十地说完了铁壁关内朱仑和李时升的谋划之后,刘邦哈哈大笑了起来。

 “看来这个乾隆在灭亡了准噶尔之后,不是普通的志得意满,完全就是目空一切了嘛。”

 “区区两省的绿营兵,就想要灭亡整个缅甸,啧啧,这是真不把这个贡……”

 刘恒忙道:

 “贡榜王朝!”

 刘邦满意地点头,道:

 “贡榜王朝当人了。朕当年问过韩信,他将兵多多益善的奥秘,你可知道他是怎么回答的吗?”

 刘恒思索片刻,道:

 “据说韩信指挥千军万马都能如臂使指,甚至将他的命令准确地传达到每一个士兵的身上,这或许是一种天赋?”

 刘邦哈哈大笑。

 “狗屁的天赋!韩信当时是这么和朕说的,只要人够多,随便打都能赢!”

 “啊?”刘恒不敢置信地看着刘邦,“父皇,您没有开玩笑吧?”

 刘邦点了点头:

 “朕没有开玩笑,但韩信那个老小子是肯定和朕开玩笑了,要不然朕带着四十万兵马去白登,怎么还被冒顿那个老小子困了那么多天?”

 “所以你说,朕弄死韩信,是不是一点都不冤枉?”

 刘恒听完刘邦的话,突然大着胆子说了一句。

 “父皇,儿臣怎么听说韩信并不是您下旨杀死的呢?”

 刘邦怔了一下,有些意外地看着刘恒:

 “谁告诉你的?”

 以刘恒当时的地位,韩信这种顶级大臣的死,其中内幕不可能被刘恒知道。

 刘恒坦然道:

 “没有人告诉儿臣,但儿臣和萧丞相接触久了,有些体悟,故而有此猜测。”

 刘邦眉头微微舒展开来:

 “原来是老萧那个满肚子坏水的老东西和你说的,嗯……”

 刘邦迟疑片刻,意味深长地开口道:

 “反正你若是问朕,到底是不是朕下旨杀了韩信,朕只会告诉你——是。”

 “好了,不必多问。你将来若是想要知道怎么回事,就自己去寻找答案吧。”

 刘恒乖巧地点了点头,站到了刘邦的身后,开始给刘邦捶打起了肩膀,脑海之中却闪过许多念头。

 韩信,虽然并不是沛县人,却是因为沛县军功集团的首领,大汉丞相萧何的全力保举,才成为了刘邦麾下的大将军。

 根据刘恒前段时间在丞相官署协理时和萧何聊起当年事迹时萧何透出的口风来看,当年刘邦单骑直入韩信大营之中夺取兵权,背后真正的推动者其实是吕氏。

 甚至,项羽当初用刘太公的性命来威胁刘邦时,刘邦也已经做好了看到自家老爹脑袋送到面前的心理准备,并有意无意地用话语刺激项羽去这么做。

 原因也很简单,吕雉当时和刘太公都在项羽的军营之中当俘虏,刘太公死了,吕雉当然也不可能活着!

 再加上前不久,刘邦想要扶立赵王刘如意来取代吕雉的儿子刘盈。

 刘如意失败之后,刘邦又火速征召刘恒回到长安,并很快安排刘恒进入丞相府协理各种事务。

 刘恒想着这一件件事情,脑海之中的脉络渐渐明晰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