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王莽向匈奴求和,刘秀逃过一劫,历朝皇帝吐槽(第3页)

 刘秀正色道:

 “诸位,王兄马上就要出使匈奴,成为苏武第二了!”

 众人顿时惊讶,七嘴八舌地询问。

 王咸看到这么多人,表情有些发苦,含糊应对了一番,却不敢开口说出实情了。

 这种军国大事,两人私下说说也就算了,泄露出去也知道是刘秀的责任。

 但来了这么多人,再开口说实情,那就不知道是谁泄露的了。

 王咸突然一伸手,抓住想要偷摸离开的刘秀。

 “刘秀,你若是不给我出个主意,我就只能缠着你不走了。”

 刘秀甩了好几下袖子,就是甩不开王咸,只能无奈地叹了一口气。

 “好吧,既然王兄如此盛情,那我就出个主意。”

 “嗯,还请王兄去问一下那位匈奴单于,就说:”

 刘秀清了清嗓子,表情变得严肃。

 “可曾记得白登之围,和冠军侯故事?”

 王咸等了一会,道:

 “没了?”

 刘秀一甩袖子,将王咸的手甩开,哎呀一声。

 “不好,我的饭菜快糊了!”

 说完,刘秀就火急火燎地跑了。

 王咸愕然片刻,对着面前一群太学生道:

 “诸位,刘兄还喜好庖厨之道?”

 镜头又是一转,王咸已经是一身整整齐齐的大汉官袍,站到了匈奴单于面前。

 匈奴单于双目中凶光四射,怒声道:

 “岂有此理,你们大新明明输给了本单于,竟然还提出这么多条件?”

 “谁给你们的勇气,你是不想活了吗?”

 话音落下,周围的匈奴将军们纷纷拔出利刃,怒视王咸。

 王咸毕竟只是个太学生,哪里见过这种阵势?

 当场就吓得心脏停了好几拍,以为自己要交待在这里了。

 就在此时,王咸脑海中灵光一闪。

 拼了!

 他挺直身躯,表情变得坚毅起来。

 目光先是毫不示弱地环视一圈在场匈奴诸将,最后才落在匈奴单于的脸上。

 “单于还记得当年白登之围,和其后的冠军侯北伐之事吗?”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

 单于闻言,脸色微微一变。

 沉默了好一会,单于缓缓点头。

 “好,就这么办。还有,要再加一个条件。”

 “降奴之名必须改回匈奴,大新王朝也得重新授予我诸侯王玺印!”

 王咸一听,心中顿时暗喜。

 这算个什么事?

 于是王咸便道:

 “好,此事我在禀报陛下之后,会给单于一个满意的答复。”

 匈奴单于点了点头,道:

 “那就这么定了!”

 【王咸作为一个太学生,在新朝的外交史上,创造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奇迹。】

 【他以一己之力面见匈奴单于,凭借口舌使匈奴人放弃了几乎所有到手的战争利益,并重新和新朝缔结盟约。】

 【但王咸的故事,却并没有一个好的结局。】

 镜头一转,王咸所在的出使车队缓缓于一处驿站外停下。

 一名侍卫热情地对着王咸道:

 “尊使,还有半天就能回京复命了,先在这里歇歇脚,吃点东西喝点水吧。”

 王咸点了点头,走进驿站之中。

 很快,一桌满满当当的饭菜就呈了上来。

 完成任务的王咸心情颇佳,在几名使团同僚的劝说下喝了几杯,菜也吃了不少。

 突然,王咸脸色一变,整个人砰一声翻倒在地。

 又过片刻,王咸七窍流血而亡。

 几名使团同僚见状,表情平静地对视一眼,各自露出一丝笑容。

 “可以去禀报刘歆大人了。”

 主和派领袖刘歆听完汇报,悠悠叹息一声。

 “王咸,是个人才啊,可惜……”

 前来汇报的属下轻声道:

 “大人,听说王咸在出发之前,曾经找过一个叫做刘秀的太学生请教,您看是不是要……”

 刘歆皱眉,思索了片刻之后道:

 “派人去打探一下,若是王咸和刘秀单独商议,恐怕刘秀也是知情者,那就留他不得。”

 这场议和,新朝内部对民众的宣传口径是,皇帝陛下王莽以恩德怒斥匈奴单于,让匈奴人羞惭退兵。

 那么,就不能有任何亲身经历又知晓内情之人把事情捅出去。

 王咸便是因此而死。

 他毕竟只是个太学生,不像刘歆这些朝中重臣一样重要。

 属下闻言,又道:

 “大人,何必如此麻烦?左右刘秀也只不过是个太学生,一起做掉,一了百了。”

 刘歆瞪了这属下一眼。

 “你在教老夫做事?”

 “让你去你就去!”

 等属下离开后,刘歆默然良久,叹了一口气。

 “已经害了一名当世俊杰,又何必再害死另外一位呢?”

 “但愿这刘秀足够机警,没有和王咸单独相商吧……”

 “陛下……唉!”

 刘歆长吁短叹片刻,提起了毛笔,开始写一份奏折。

 “……臣年迈多病,欲辞官告老,还请陛下恩准……”

 【王咸的故事,就这样结束了。】

 看到这里,大秦世界之中,秦始皇不由啧了一声。

 “这刘秀,还真是机敏得很啊。”

 “差一点点,他也要被王咸牵连而死了。”

 扶苏站在秦始皇身旁,表情颇为愤怒。

 “王咸能在这般逆境之中完美达成王莽要求的所有出使任务,这王莽竟然还要杀人灭口?”

 “若是王莽能重用王咸,那他麾下不就多了一个未来的良臣吗?”

 秦始皇哈哈一笑,摇头道:

 “扶苏啊,你还没有看出王莽的性格吗?”

 “王莽此人,最看重的就是名声!”

 “名声?”扶苏若有所思。

 秦始皇笑道:

 “没错,他是一个极致好名望的人。”

 “从小他就开始养名望,一直养到被天下人看做在世圣人。”

 “当了皇帝之后,他为何改革?还不是想要一个力挽狂澜,中兴华夏的英明太祖之名?”

 “这种人的心里,任何一个人活着只要有可能对他的名望造成一点点损害,那这个人就必须得死。”

 扶苏极为不解。

 “可王咸摆明了就是忠心耿耿啊。”

 秦始皇哈哈大笑。

 “臣子的忠心,并不是臣子忠心就行,而是帝王觉得臣子忠心,那臣子才是真的忠心,懂吗?”

 “这就叫做,嗯……”

 “莫须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