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9章 秦始皇扶苏猛看热闹,刘彻上位,刘启周亚夫再度争斗!(第2页)
【这个时候太子刘荣背后的支持力量依旧非常强大,包括利用七国之乱迫使刘启低头的功臣集团领袖周亚夫,还有太后窦漪房的侄子窦婴。】
【汉景帝不可能无缘无故的废太子,他必须要有一个光明正大的理由,才能以大义的名分迫使所有刘荣的支持者不得不承认这个事实。】
【这种时候,已经失宠的栗姬又一次犯下了致命的错误。】
画面中,栗姬非常气愤地开口道:
“王娡勾结刘嫖,两个人一起说我的坏话。”
“陛下如今都不愿意来我这里了,都是这两个贱婢做的好事。”
栗姬作为太子生母,她身边自然也是有一群自己的跟班嫔妃。
其中一个宫中答应闻言便道:
“娘娘,我听说古往今来太子的母亲从来就没有不是皇后的道理,这于礼不合。”
“当今大行是一个坚持守礼的忠臣,您不如派人去劝说大行上奏疏给陛下,以此让陛下将您立为皇后。”
“只要您成了皇后,王娡和刘嫖那些人纵
然再怎么跳脚,您也能以后宫之主的身份来惩治她们了。”
栗姬闻言,双目顿时亮了起来。
“对啊,这种好办法之前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就这么办!”
提出建议的这名答应很快离开了栗姬的宫殿,来到了王娡这边。
“王夫人,栗姬已经上钩了!”
王娡闻言,自然是欣喜不已。
“好好好,这个目中无人的贱婢,这一次就是她的死期!”
【栗姬很快派人去说服了大行,而当时的大行也的确就这么上了奏疏。】
画面一转,御书房中的刘启看到这份大行奏疏,顿时勃然大怒。
“混账东西,皇后是朕的妻子,他一个臣子有什么资格对朕指手画脚?”
刘启非常、非常、非常的生气。
在刘启看来,自己已经在七国之乱中对功臣集团们投降了,彻底驱逐了儒、法两家在朝廷的势力。
就连太子的人选,也按照功臣集团的意愿挑了并不算太满意的刘荣。
可现在,功臣集团居然蹬鼻子上脸到这种地步,连皇后的职位都要干涉!?
【大行上书请立皇后这件事情,给了忍耐已久的刘启绝佳借口。】
【他严厉斥责了大行并将其免官,随后以太子煽动大行的名义,将太子刘荣废黜。】
【栗姬作为刘荣生母,自然也一并打入冷宫。】
【刘荣被废后不久自杀身亡,栗姬也很快郁郁而终。】
画面一转,王娡一袭盛装,头戴凤冠,牵着刘彘的手,喜不自胜。
【栗姬、刘荣母子被废之后没过多久,刘启正式下旨,将王娡册封为大汉皇后,七岁的刘彘册封为大汉皇太子。】
【同时,刘彘正式改名为刘彻。】
【作为皇帝刘启第十个儿子的刘彻,原本毫无希望在这场夺嫡中胜出。】
【但他和母亲密切配合,拉拢住了长公主刘嫖和陈阿娇母子。】
【而且他也足够的幸运,最大的敌人刘荣之母栗姬接连犯下了两个致命错误。】
【七岁的刘彻就此走上历史舞台,成为了大汉朝接下来很多年里最被瞩目的存在。】
看到这里,汉初世界之中,刘邦嗯了一声。
“原来刘彘就是刘彻啊,朕就说嘛,这小子挺滑头的,一看就不像是在历史上没有名气的主。”
刘恒揉了揉太阳穴,道:
“没想到咱们这位汉武帝居然小时候就这么会表演了。”
刘邦和刘恒两父子目光如炬,怎么可能看不出来“金屋藏娇”典故中刘彘那些话都出自母亲王娡的授意?
但一个四五岁的孩子,就能配合好母亲,从表情到语气都如此逼真。
这小子,天生就是玩心机的料啊!
刘邦呵呵笑道:
“难怪能成为唯一一个不是开国时期的千古大帝,从小就这么奸诈,长大之后还了得?”
“朕已经有点期待他把功臣集团玩得团团转的画面了。”
刘恒有些无奈地开口道:
“父皇,这也是您的后代,您别用这样的语气来形容他吧。”
滑头、奸诈这种词,说别人也就算了,怎么还拿来说自家曾孙了呢?
刘邦毫不客气地翻了一个白眼。
“那是你孙子又不是朕孙子,朕凭什么给这臭小子面子?”
“滑头奸诈,难道还误会他了?”
刘恒无言以对。
另外一个西汉世界中,太子刘据看着这一幕,心神同样震动不已。
原来,这就是父皇童年的故事。
别看刘据是刘彻的儿子,但这种宫廷争斗的历史向来是讳莫如深,刘彻不可能告诉刘据。
其他知情人当然也有,但那些人更不会当着刘据的面讲他父皇刘彻的坏话。
又不是活得不耐烦了。
刘据当然知道刘彻小时候取代了刘荣成为太子。
但他是现在才通过金幕了解到,当年幼小的刘彻,竟然就已经如此聪明成熟了。
汉武帝刘彻摸着发白的胡须,看着金幕中上演的“自己的人生”,表情也不可避免地颇为感慨。
“那段时间,母后真的教导了朕很多东西。”
王娡是一个工于心计的女子。
但她的所有心计,都是为了帮助刘彻这个唯一的儿子上位。
刘彻又怎么可能不感激这个亲生母亲呢?
刘彻看了刘据一眼,哼了一声。
“和朕的娘亲相比,你娘亲就要差多了!”
刘据表情顿时一滞。
刘据的生母便是当今大汉皇后卫子夫,也是大将军卫青同母异父的姐姐。
卫青干咳一声,正色道:
“太后英明睿智,寻常女子难及。但皇后娘娘端庄贤淑,也是大汉贤后。”
这种事情,卫青
还是要帮自家姐姐说一说话的。
你爹刘启也没有你刘彻这么难伺候啊!
但凡我姐早生几十年嫁给刘启,你看我姐整不整得死你娘王娡就完事。
当然,这种想法卫青只能在心里想想。
霍去病更年轻,也更直接。
“陛下,臣觉得皇后娘娘就是天底下最好的母亲!”
霍去病和大姨娘卫子夫其实也没见过几次面。
但卫子夫对霍去病那真是好的没话说。
比亲娘还亲!
别管你是谁,就算是皇帝,说我大姨娘坏话,也不行!
汉武帝冕旒之下的眉头明显皱了一下,但很快就舒展开来,笑呵呵地开口道:
“行,你们有你们的想法,朕也有朕的想法便是。”
江充在一旁坐着,喵了一眼汉武帝。
这位千古大帝的手,不知不觉缩回袖中。
江充很清楚这意味着什么。
这是陛下心中生气的征兆!
突然,江充若有所感,视线转移,和站在汉武帝身后的金日磾对视。
金日磾平静地注视着江充。
江充心中突然一惊,赶忙移开视线。
邪了门了,这个匈奴狗才,不会被他发现什么了吧?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对刘启而言,废掉功臣集团支持的太子刘荣,无疑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情。】
【王娡的心思,刘启自然洞若观火。】
【刘启非常清楚王娡母子唯一的依靠就是刘启自己,这样刘启就不需要再担心自己会培养出一个完全站在黄老学派功臣集团那边的继承人了。】
【接下来,刘启要做的事情主要就是两件。】
【第一,加强对刘彻儒、法两家思想的培养。】
【第二,除掉功臣集团的领袖周亚夫。】
镜头中,皇帝刘启和太子刘彻坐在大殿中。
紧接着,周亚夫出现在大殿门口。
周亚夫的父亲周勃,在开国功臣集团的第一代中并不算特别出彩。
真正的领袖首先是萧何,然后是曹参,接着是陈平,再然后才到周勃。
但到了开国功臣集团的第二代,情况就不一样了。
凭借着七国之乱中的算计,以及平定七国之乱的军功,周勃成为了功臣集团当之无愧的第二代领袖。
他如今在功臣集团中的地位,
足以和第一代核心人物萧何比肩!
周亚夫对着刘启刘彻父子行礼。
“臣见过陛下,太子。”
刘启、刘彻父子起身还礼。
“丞相。”
君臣相互见礼完毕,分别落座。
刘启笑呵呵地开口道:
“上宴席吧。”
很快,陆续有宫女们端上丰盛菜肴。
这是只有皇帝、太子和丞相参与的宴席。
此时的刘彻只有九岁,也就是一个旁听的角色。
以及,当事人。
真正要博弈的,还是刘启和周亚夫君臣双方。
刘启随意地和周亚夫聊了几句,这才进入正题,开口道:
“丞相,今天主要是想和你商量一下,关于太子老师的事情。”
在大汉,只有三个人能称得上君。
皇帝,是君父。
皇后,是君母。
太子,是储君。
涉及到这三个人的重要事情,依照惯例都是要和丞相进行讨论的。
刘启之前没有得到周亚夫同意就强行废太子,导致君臣之间的关系极度紧张。
周亚夫表情很平静,道:
“不知陛下想要让哪位黄老大能作为太子的老师呢?”
刘启笑呵呵地开口道:
“朕觉得,彘儿的黄老之道已经学的足够了,是时候换一个人来教授他了。”
“比如说,大儒辕固。”
周亚夫的表情凝固了。
过了好几秒,周亚夫才开口道:
“黄老治国,乃是从高祖皇帝传下来的定例。”
“臣无德无才,不敢擅改祖宗制度。”
“陛下不让人授太子以黄老,将来太子如何成为垂拱而治的圣人?”
说到最后,周亚夫已经是质问的语气了。
这种语气让一旁的太子刘彻非常不高兴。
这个周亚夫,怎么敢这样和父皇说话?
刘彻愤怒的盯着周亚夫。
他的父皇刘启显然早就做好了准备,不紧不慢地说道:
“黄老之道,无非就是垂拱而治,不需要了解那么多,一样能做好。”
“儒家讲的是礼仪。朕让大儒教授彘儿,为的就是要让他成为和上古咸阳一样知礼义廉耻的人,难道有错?”
周亚夫呵呵一笑,道:
“上古时代的规
矩,如何能适用于大汉呢?臣不敢苟同。”
刘彻愤怒地盯着周亚夫。
刘启哟了一声,反唇相讥:
“丞相也知道古人的经验不能用于今人,为何又要求彻儿一定要学习古人的黄老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