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2章 江充李广利密谋,司马迁史记真相(第3页)

 诸多重要人物相互间的命运交织,便将一幅当时华夏世界演变的画卷完整地展开在了后世读者的面前,让后世的华夏子孙真正明白了那个时代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涌现了哪些赫赫有名的英雄人物。

 《史记》,是华夏乃至整个世界第一本完整记录了一个时代整体风貌,人物性格,国家命运的历史书籍。

 至于西方的那些所谓的“史书”,只要认真阅读一下就会发现,都是类似于《山海经》之类的神话故事,压根就和真实的历史扯不上多少关系。

 司马迁虽非皇帝,也不曾改变过当时汉朝任何人的命令,无法阻止刘彻对李陵的怒火,甚至连保证自己作为男人的身体完整都做不到。

 但司马迁做到了任何一个华夏千古大帝都未曾做到的事情。

 传承。

 正是在司马迁的激励下,一代代史家前赴后继,到后来连皇帝都参与其中。

 最终,二十四部煌煌史书,无数民间学者编写的野史加在一起,造就了华夏历史的传承。

 有传承,才有根。

 华夏的根基,就在这一行行文字之中,从一个人传承到另外一个人的身上。

 薪火相传。

 这就是司马迁对华夏的巨大贡献。

 太史公,注定永垂不朽!

 大汉世界中,汉武帝呼出一口气。

 “原来如此。”

 “原来这就是《史记》成书的真相。”

 “难怪……”

 汉武帝终于明白了,在和其他世界线的刘氏后代皇帝交流中,刘秀、刘备等人为何总是对《史记》之事含糊其辞。

 子不言父过,子孙不言祖宗之过。

 这种事情,刘氏子孙们又怎么好意思说给汉武帝听呢?

 汉武帝开口道:

 “司马迁呢?”

 丞相公孙贺忙道:

 “回陛下,司马迁此刻应该还在太史官署中主持《史记》的编撰呢。”

 这几天的公孙贺其实很惶恐。

 在金幕上,公孙贺居然看到了自己下狱,被刘屈氂替代的消息!

 再结合之前金幕视频中播放的内容,公孙贺基本可以肯定,历史上的自己九成九在监狱中死翘翘了。

 这让公孙贺怎么不慌?

 汉武帝却没有注意到公孙贺语气中的情绪,而是微微点头道:

 “明白了,传令下去,赏司马迁黄金一千镒,升为侍中,仍兼领太史令,继续负责编撰《史记》。”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镜头中,出现了一个牧羊人。

 苏武。

 苏武坐在树桩上,手里拿着一根节杖。

 那是皇帝刘彻交给苏武,象征着大汉使者身份的节杖。

 在不远处,二十头公羊正在悠闲地吃着草。

 时间已经过去了一年,北海的严寒并没有杀死苏武。

 他身上的衣裳已经开始破损,但他的眼神依旧明亮。

 一阵马蹄声响起,苏武微微抬头,看到李陵带着一队骑兵过来。

 苏武下意识地站了起来,露出惊喜的表情。

 “李大人,你……”

 苏武目光落在了李陵身上,表情突然凝固。

 此刻的李陵,竟然浑身上下,包括发型在内都是纯正的匈奴人打扮。

 苏武脸色立刻变得阴沉,重新坐回了木桩上。

 李陵来到苏武面前,跳下马,明显有些尴尬地行礼。

 “苏兄,好久不见。”

 苏武冷冷地开口道:

 “你投降了匈奴?”

 李陵越发赧然。

 在得知苏武没有投降被放逐到北海后,李陵心中最多的情绪就是羞愧。

 李陵并不敢来见苏武,但在且鞮侯单于的一再命令下,李陵还是来了。

 李陵对着左右随从道:

 “去摆设宴席,我等会要和苏大人喝几杯。”

 随从们很快离开,手脚麻利地在附近弄起一座比苏武的小木屋豪华百倍的帐篷,布设宴席。

 只剩下李陵和苏武两人。

 两人都曾经出任侍中多年,虽也算不上至交好友,但也是绝对的老熟人。

 苏武眼皮子都懒得抬一下,用拒人于千里之外的语气对李陵道:

 “我乃汉臣,尔乃汉贼,我与你无话可说,你请回吧。”

 李陵默然半响,坐在苏武旁边的木桩上,道:

 “陵并非自我开脱,但……苏兄,听听我的故事吧。”

 李陵也不管苏武究竟听没听,自顾自地,将出征浚稽山,激战单于主力,最终投降的故事完完整整地告知了苏武。

 这一说就是一整个白天过去了。

 夜色渐黑,苏武站了起来,将羊群赶回了羊圈。

 “右校王,宴席已经准备好了。”一名匈奴随从过来汇报。

 李陵尴尬地跟着苏武,几次想要开口邀请苏武,却又不敢。

 苏武伸手将羊圈的门关上,用绳子打了一个结,转过身来。

 “走,喝酒去。”

 “啊?”李陵大感惊讶。

 苏武看了一眼李陵,平静道:

 “你投降,情有可原,我不怪你。”

 “我乃大汉使者,本该和单于坐饮。”

 “今日看在五千大汉勇士的份上,赏你一次光。”

 李陵松了一口气,露出笑容。

 “多谢苏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