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1章 大顺军的最终抉择,历朝皇帝长出一口气(第3页)

 【光武帝刘秀:一旦这支大顺军全面倒向清军,那湖南立刻就要失陷了。】

 【元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只能说多尔衮太蠢了,要是没有剃头令的话,李过高一功早就投降了。】

 【昭烈帝刘备:还真是。剃头令这种东西,哪个正常华夏人能接受啊?】

 在场大部分都是开国皇帝,他们是很懂王朝末年大部分天下臣民心态的。

 改朝换代,无非就是换个皇帝,换一批官员,大家的日子该怎么过还是怎么过。

 该交税交税,该服役服役,千百年来这么多个朝代不都是这么过来的?

 说白了,这就是“皇权不下乡”。

 既然换皇帝影响不了老百姓什么利益,那老百姓当然无所谓啊,都能接受。

 可剃头令就不同。

 剃头令是一个象征,象征着满清朝廷并不满足于“皇权不下乡”,而是要从剃头开始,实现对乡村这个自秦朝灭亡之后朝廷就放手不管的地区进行控制。

 早就已经习惯了自治的乡绅和百姓们是绝对不允许这种情况出现的。

 在士大夫阶层,剃发令的颁布也能让他们明确感知到将来满清朝廷对士大夫阶层的控制必然要比大明严酷很多,这是他们无法容忍的。

 他们和乡绅、百姓一拍即合,这才缔造了如此强烈的反抗浪潮。

 任何时候,人的行为都遵循“无利不起早”这个原则。

 真心实意想要扞卫华夏文明骄傲,为了家国大义而反清的人,是极少数。

 大部分人,只不过是在察觉到剃发令背后清廷那严厉控制所有阶层,想要达成集权的倾向,故而挺身而出进行的反抗。

 这就是为什么江南很多地方在得知了扬州十日大屠杀之后依旧投降了满清,却在剃发令颁布后瞬间无数起义引爆的原因。

 看一个人或者一群人的行为,单单只看表面的口号只会一叶障目,只有分析其行为背后的利益牵扯,才能真正明白其动机来源。

 言语会骗人,但行动不会。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李过召集众人商议良久。

 “不行,还是不能答应剃头。”

 众人连连点头。

 “别的事情可以,这一件绝对不行!”

 “老子可不想搞什么金钱鼠尾,老子是华夏中国人!”

 “对,不能同意!”

 【李过等大顺军将领虽然一度摇摆不定,但在剃头令的面前最终还是选择了拒绝满清的招降。】

 【此时,还有另外一个好消息也传来。】

 一名大明官员在袁宗第的引领下,大步走入了大顺军的帅帐之中。

 【大明湖广巡抚,堵胤锡。】

 堵胤锡面容方正严肃,表情沉稳,说话时带着一股让人安心的感觉。

 “诸位,我已经启奏大明隆武皇帝陛下,得到了福州朝廷方面的批示。”

 “即日起,你部可改编为大明忠贞营,接受本官的指挥。”

 “所有粮草供应,都由本官责令当地调拨。”

 诸多大顺军将领闻言,不由大喜过望。

 “太好了。”

 “还请告诉隆武皇帝陛下,我等愿意为大明效死!”

 堵胤锡呵呵一笑,正色道:

 “建奴是我们共同的敌人,本官也很期待和各位一起并肩作战,驱逐鞑虏,恢复中华!”

 【关键时刻,在隆武皇帝朱聿键的支持下,湖广巡抚堵胤锡对大顺军伸出援手。】

 【就这样,在李自成死后,他部下所有的兵马都站在了华夏汉族这一边,选择了和南明并肩作战,共抗满清。】

 看到这里,历朝历代的皇帝们都松了一口气。

 【唐太宗李世民:还好,还好。终究还是站在民族大义这边!】

 【汉高祖刘邦:朕就说嘛,毕竟都是开国一代的将领,不可能说连大义都不讲!】

 【秦始皇嬴政:华夏人就是华夏人,比起南明那些废物东西来说,大顺军这些将领才是真正的民族斗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