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败亡之因(第2页)

孙策堂兄孙贲在阴陵击破九江太守周昂的军队,孙策又围城两年,攻下整个庐江郡。

孙家人放弃袁术后,基本上袁术整个集团鲜有胜利。

为什么袁术麾下除了以孙坚为首的孙氏一族人外,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这和他看不起寒门与平民有关!

这个时代除了皇甫嵩这样出身名将世家的人以外,大部分名将都是从底层一步步爬上来的。

袁术除了任用孙家人外,其他的将领基本都是他从虎贲军中带出来的。

而汉末禁军中的将领,大多都是靠关系或是用钱进入的,真正有能力的并没有多少人,这导致袁术麾下有能力的将领寥寥无几。

其二,战略失误,四处用兵。

汉末的战略家基本都出身世家大族或是地方豪族,因为他们有能力让自家子弟尽早的获取学问知识与各种资源,并且他们能早早的接触世家大族的圈子。

但是袁术麾下却没有几个真正出身世家大族与地方豪族的。

按理说,南阳、汝南这样的人口大郡,又是中原人杰地灵,士族云集之地,加上他们老袁家又是天下士族的领袖,真正愿意跟随袁术的却屈指可数,说到底还是他失去了天下士族的选票。

中原的士族宁愿投靠河北的袁绍,也不愿意投靠本地的袁术。

像辛毗、辛评、郭图、荀谌都是出身中原的颍川郡,逢纪、许攸出身南阳郡,他们舍弃近在咫尺的袁术,却投靠了远在河北的袁绍,主要原因有二。

第一,袁术杀了一位不该杀之人或者说不该他出手杀之人,时任九卿之一的少府阴修。

当时关东联盟声讨董卓后,董卓杀了在京城的袁氏一门,并一把大火烧了千古名城洛阳后,迁都长安。

董卓随后派遣大鸿胪韩融、少府阴修、执金吾胡母班、将作大匠吴修、越骑校尉王瑰劝解关东联军。

或许因为留在京城的袁氏一门被董卓所害,盛怒之下,迁怒到了董卓派来的使者;或许因为袁氏兄弟必须做样子给天下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