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0章 三分天下有其二(第3页)

四方边境的百姓并未真心归附,应当用良将前往驻守镇抚,再次强调要防范曹操和刘备两方势力,最后推荐了与他战略理念完全相反的鲁肃接替他的职务。

周瑜知道随着他的逝世,东吴方面已经没有进攻性大才,而且赤壁之战后,他如果带领大军攻打淮南地区,或许结局完全不一样吧!

如果周瑜没有英年早逝,孙刘联盟很快会破裂,因为刘备不会满足于被困在荆南四郡这样贫瘠的地方,周瑜也不可能将自己辛苦打下的江陵城“借给”刘备,最终获利的必定是北方看戏的曹操。

周瑜死后,推荐鲁肃接替了自己的职位。

鲁肃上台后,采取联刘抗曹的战略方针,建议孙权将荆州“借给”刘备。

说是“借荆州”,其实是借南郡的江陵城,荆南四郡本来就在刘备手中,而南阳郡、章陵郡以及南郡的北部在曹操手中,江夏郡孙权也没借给刘备。

为什么说鲁肃的战略规划比周瑜更高明,联刘抗曹就如此重要吗?

因为当时的形势是曹操三分天下有其二,大汉十三州,曹操掌握着九州半,还是中原与北方最繁华的地段。

刘备也就占领半个荆州,还是南部贫穷的地段,益州还在刘璋手中,孙权也只是占据扬州以及荆州的江夏郡,当时交州尚未归附。

曹操之于当时天下仅有的势力,比战国后期秦国之于六国更占优势。

六国被灭,就是因为被秦国各个击破,而没有抱团取暖,合纵抗秦,甚至六国内部还经常互相攻打。

孙权当时的实力是天下第二强,最好的方式就是拉上其他各方势力一起对抗曹操,削弱曹操的实力,寻找弱点,逐步蚕食对方。

如果你要灭掉其他势力增强自身,除非能一战而定,一旦拖成了持久战,只会两败俱伤,从而让曹操瞄准机会,一波端了。

而孙权一方也没有实力一战灭掉刘备集团,所以最好的方式自然是联合起来对抗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