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 蒙古高原上的各方势力(第2页)

 自此开始,铁木真等人取得了东胡族人的完全信任,加上他们卓越的才能,开始在东胡部落担任重要的职位。

 蒙古高原东起大兴安岭地区,西至阿尔泰山,北临俄国境内横穿贝加尔湖的雅布洛诺夫山脉,南界为阴山山脉。

 包括今天的蒙古全境,内蒙古部分地区,以及俄国南部地区。

 如今大汉王朝北方的蒙古高原上,族群数量不少。

 鲜卑、乌桓、北匈奴、丁零、坚昆、东胡、扶余、康居、乌孙、呼揭、高句丽等势力皆有族群在此繁衍生息。

 有些族群又并非只有一个部落,像曾经统一又分裂的鲜卑,就有段部、拓跋、宇文、慕容、轲比能部等比较强势的部落,且互相攻伐。

 除了拓跋部落迁徙到了河西走廊,轲比能部属于中部鲜卑,内附大汉外,其余三部鲜卑都位于蒙古高原东南,也就是大汉辽西、辽东的北部。

 乌桓则是除了少部分族人依然生活在乌桓山外,大部分人也进入到了汉朝的东北地区。

 匈奴自南北分裂后,北匈奴的日子真是一日不如一日,先是被新崛起的鲜卑打得多次大败,北匈奴内部开始爆发严重内乱。

 名将窦宪看准时机,统率大军进攻北匈奴,一直打到燕然山,全歼了北单于主力,史称:“勒石燕然”。

 这一战,彻底打垮了北匈奴,使其脱离了蒙古高原,往西远遁至阿尔泰山。

 两年后,东汉名将耿夔再次出击阿尔泰山,大败北匈奴军。

 此后,北匈奴大部分西迁至伊犁河流域的乌孙国,少部分继续向北到了蒙古高原的中北部,不再与大汉王朝的边境接壤。

 不过,留在蒙古高原上的北匈奴残余部落已经非常弱小,只能苟延残喘而已。

 原本历史中的三国后期,这部分北匈奴残余势力被再次崛起的鲜卑部落吞并。

 丁零部落是最早生活在贝加尔湖的敕勒人,冒顿单于一统草原后,号令北境,莫敢不从,丁零部落也只能含泪臣服。

 随着匈奴持续不断的掳掠和残酷压迫,不堪其辱的丁零部落联合其他一些部落开始共同反抗匈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