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了99次之后似水年华流年

第一百六十八章 不值得

 至于那些皇子的死活?姜涵是根本不在意,即使他早就知道他们多是不得好死,也没有想要伸手挽救一把,他们?不值得救?
  说起来今上诸多儿子们的资质不怎么样,和上面一代比,素质简直可以称得上是断崖式下跌,有一说一,要是那一拨皇子最差的一个都比今上的皇子强,而今上的那一拨兄弟则真的是高质量,在争斗中折损了不少。  今上那些儿子们虽然各个方面不怎么样,但都不是省油的灯。就算是未成年的皇子也一个个手里都有着人命,呵!也难怪人们都想要成为官宦子弟,只因为活得太好。  在权贵子弟眼里,一般人都不是人,这绝对不是个例,而今上的几个儿子那更是看不上别人,就连大将军的儿子都可以想杀就杀,更不要说普通百姓。  这种心性的人要是真的成为皇帝,只怕更加看不上人,要是早死的话说不定少死几个人,管他们是死是活,反正是皇帝的责任。  打定主意想看今上笑话的姜涵,准备看那一场大戏,要是今上知道这一切都和他的好大儿八皇子有关,不知道会不会要吐血?  之所以不插手,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要是诸位皇子都活着会有问题,皇帝要选择那一个继承皇位呐?有相关标准吗?  这个皇帝不立太子,就是不放心,觉得年轻的儿子可能让臣子们有了更多的选择,才会没有太子,说明这个皇帝没有自信心。  说起来皇帝的年纪不小,毕竟古人的寿命都比较少,就算是皇帝也是年纪不大就故去,显然今上却觉得自己还年轻,能够坚持坐在皇帝宝座之上。  其实像他这样子,一直不选择一个皇子立为太子,有可能会让如今的朝政更加混乱。  看上去不立太子是减少麻烦,其实不然,没有太子,也就是每一个皇子都有可能登上大宝,那么臣子们因为种种关系不得不站队。  这其中自然有人是乐意站队,也有人是逼不得已站队,为什么会这么说?比如说有人一开始就被皇帝分过去辅佐皇子,这种就是不站队也站队了,不可能去效忠另一个皇子。  还有嫁进皇子的人家,也多是必须跟着皇子,这种人的亲朋好友也有可能就站队了,即使有人是不怎么甘愿,这种情况自然有。  也有一种是心甘情愿站队的情况,一般是皇子的母家,这是源于血缘上的关系站队,还有就是看好这个皇子的官员。  可以说朝堂之上,一时间有着好几股势力,都想要让自己这一股势力强大,因此希望拆台,这种情况下有可能出现不少问题。  这不是如今就有几个皇子闹事,只因为觉得自己很厉害,都想要当皇帝,因此对着彼此下手,最终倒霉的是底下的普通民众。  上一辈皇子们之间的争斗,并没有让今上反思一二,他这个人看上去英明神武,实则有着不少毛病。  就比如说作为一个父亲,就根本不在意孩子们的教育问题,完全就是粗放式教育方式。也算是很离谱的事情,怎么看皇帝——这个做父亲的不合格。  姜大将军也是常年在外面,但每一次回家都是给孩子一些好东西,还是会关心一下孩子的生活学习情况。  皇帝?根本就是常年在皇宫里住的主,就算是不回后宫,也可以关照一下孩子的成长吧?但就没有!皇帝,就不是一个合格的父亲。  这么多年来皇帝竟然不愿意和孩子们多接触,年幼的皇子们都是由自己亲娘教养,而后就养歪了,一个个都看不上其他兄弟姐妹。  正是因为皇帝的作为,从一开始就给皇子们挖了一个坑,结果是大家都掉坑里,一个正常一些的孩子都没有培养出来。  这种情况下长大的孩子一个个都是精致利己者,只想着自己的利益,导致彼此的感情不够深,大部分皇子们都眼睛里只看到那一把椅子。  问题是只看到其中的好处,都想要成为人上人,甚至是万万人之上,再也没有制约,却没有发现问题。  如果一个蠢材当了皇帝,却并不知道自己蠢,还觉得自己十分厉害,那么这个朝廷将没有任何前途。  而皇帝作为孩子们的父亲,就没有给他们进行教育,也没有在他们人生路上给与多少指点。  说到底在皇帝眼里,这些孩子们只是他的孩子,体现他后继有人,那么皇帝就不会因为被朝臣催促要继承人。  一开始他就因为自身的原因没有和孩子们打好关系,年轻时忙于治理国家,就对还活着的孩子没有更多的想法,他不愿意再一次经受孩子的早夭之苦。  因此他就把精力放在治理国家上,这也是他为什么能够成为明君的原因,这一次他为了儿子选择隐瞒真相,更多是出于高人一等的心态。  

说起来皇帝绝对不是一个为孩子着想的慈父,甚至等着儿子长大后反而忌惮起年长的孩子,觉得他们变得咄咄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