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李讲反击(第2页)

 “好,李世南,你有骨气!今日之事,老夫定然铭记终身!” 

 贾父突然将一把银子抛向天空,才气爆发的瞬间,竟是将那些银子统统绞碎成粉末,随风散去。 

 世家就是世家,冷血无情。 

 竟是宁愿把银子绞碎了,也不愿意资助贫苦学子。 

 李讲眼神微冷。 

 “哼!” 

 贾父冷哼一声,转身离开,两家算是彻底结起不可化解的仇怨。 

 那位张贴成绩单的老师像是没看到这一幕,淡然开口: 

 “十天后,我们文院会在安阳县择一酒楼定宴,届时所有入选考生都将收到由院长亲笔所写的请柬,还请诸位准时赴宴。” 

 府文院的放榜就这么结束。 

 然而直到回到家中的时候,绝大多数人仍还沉浸在下午的回忆当中。 

 贾天磊的落榜,李讲的横空出世。 

 光这两点,就足以令众人津津乐道,谈论个三四天都不罢休。 

 更别说今年的第一才子,李讲还与贾家堂而皇之的起了冲突,当众驳斥贾家家主的面子。 

 人们很吃惊,很不理解就李讲家里的条件,哪里来的底气和贾家一个名门争锋。 

 这不是以卵击石,自寻死路吗? 

 不过也正是因为这些讨论声音的推波助澜,才能让李讲那一首《静夜思》,以不可思议的速度,飞快传遍整个兰州。 

 现如今,就连大街小巷中,都能听到孩童朗诵“床前明月光”的声音。 

 安阳县许多人都与有荣焉,因为难得出了一位文名能传到兰州城的才子。 

 等不久后李讲去州文院入学,越走越远,如果入朝廷当官,往往第一站就是去自己的故乡治理。 

 李讲小的时候娄娟忙于工作,经常拜托附近的街坊邻居照看,他算是吃百家饭长大。 

 许多人都清楚他的脾性,甚至八字还没一撇呢,就已经开玩笑说期待李讲回县治理的那天。 

 “小李可是我从小看到大的,我早就知道他是读书的料子,说不定能成为咱们唐国的文相呢!” 

 “哎哟,老苏你真是过誉了。” 

 娄娟这几天经常要面对别人的吹捧。 

 文相,那是整个唐国,文道修为最高的读书人才能胜任的官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