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游子吟!(第3页)

 入流了……绝对入流了! 

 这一刻,三位判卷老师的脑海闪过同样的念头。 

 他们才学深厚,即便诗作还没完结,光凭这两句,就已经判断出李讲的诗作,最低也有鸣县水准! 

 必须烂尾!给我烂尾! 

 不同于三人的期盼,柳语儿和贾海平的精神世界都在咆哮。 

 他们将希望寄托于李讲后继无力,虎头蛇尾之上。 

 然而这显然是种奢望。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谁敢说像自己那点像小草一样的孝心,能够报答母亲如春天暖阳般的恩情? 

 王阳脱口而出后,当场就怔住了。 

 笔停,诗成,字字泛起微光,仿佛与天地间的大道产生了某种玄而又玄的共鸣,于是香飘十里,天降虹桥。 

 璀璨的虹光打在李讲的身上,无形的狂风席卷八方。 

 在这一刻,李讲虽然才气枯竭,但却感觉自己的精神状态前所未有的好,与此同时,身体也在发生变化。 

 这是文成贯州带来的“虹光洗体”,专门补足读书人的短板,肉身孱弱的缺点。 

 就连一向淡定的沈聪泽,看到此景都变了颜色,脱口而出道:“诗成贯州!” 

 “这不可能!”柳语儿失态出声,姣好的面容一片扭曲,她根本就不愿意接受这个结果! 

 吴院长将自己的白胡子拔下了一撮都没察觉。 

 陈楷怔在原地,失神般呢喃:“字字淳朴,但却情真意切,原来这就是我辈一直在追求的贯州诗作……” 

 整个凤翔酒楼乱成一团。 

 就连那些蕴灵境之上的读书人都失了态,更别说一般的学员,普通的民众了。 

 当听完王阳朗诵完全诗的时候,不知道多少人茫然地站在原地,像是猝不及防被一支羽箭正中眉心。 

 “李讲,我对不起你,我不应该因为贾家势大,而屈服跟风侮辱一位母亲的孩子!”有学员眼睛红了,自责悔恨。 

 “娘,我想你做的拌面了……” 

 但更加可怜的,还是这位像孩子一样哭泣的老人。 

 一般人看到这首诗,还能含着泪水回家与母亲插科打诨。 

 可与母亲天人永隔的呢? 

 没机会了。 

 谁也不知道那声“娘,我走了”,竟会成为永远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