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更好笑的是(第2页)

 “万民之功臣,大唐之福音!”

 虽然是民间自发的夸赞,但这也绝对是极高的殊荣了。

 很多史家读书人,将这一天记入到了自己写的史书当中。

 一夜之间,无数家庭特意为李讲在供奉台上,腾出了属于他的位置,打算每日晨起都用香火侍之。

 至于靖王一党,则手忙脚乱,心慌无比。

 “怎么回事?为什么唐帝将文相和李讲带走之后,反而改变了主意?”

 “养心殿内,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李讲又做了什么?还是说文相开口了?”

 党派之内,各种各样的声音层出不穷。

 看得出来,李讲通过抚尺论法,推陈出新的大动作真的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一时之间,传信如雪花般飞入靖王府,字里行间,全都带着忧心忡忡的意思。

 不过,庭院里,白发胜雪,丰神俊朗的靖王却始终从容不迫。

 他在石桌上展开一张空白的画卷,提笔沾墨,笔走龙蛇,在上面留下四个大字。

 “为了大唐!”

 ————

 ————

 养心殿。

 夜深了,李讲与文相早已离开。

 屋子里流转着一阵沁人心脾的香,唐帝还在处理事务,背后的影子里却忽然走出了一道身影。

 那是一个戴着面具的女子。

 她身段婀娜,肤白若雪,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一位风华绝代的女子,光是背影就能让男人浮想联翩。

 只可惜,她应该是毁容了。

 蜈蚣一样狰狞丑陋的伤疤,甚至有部分从她的面具之下,爬到了脖子上。

 这是严重到看一眼都会起鸡皮疙瘩的疤痕,没有人会不介意,想必她就是因此所以才戴上面具。

 “你居然会对一个孩子松口,不得不说,我意外了。”女人开口了,语气冷淡,却悦耳如泉响。

 “对待天才,总要有一些宽待的,这样他们才会忠心于你。”唐帝没有回头,依旧在奏折上批阅。

 他显然很清楚这个女子的身份,表现出一种亲近,信任。

 “可我怎么听说,他很狂妄,目中无人。”女人道。

 唐帝抬眸看了一眼外边,“刘洪说的?”

 “是我问的。”

 “你不该问,这让我很难做。”

 “有什么难做的,问完我就将他杀了。”

 唐帝蹙眉,终于停笔,抬头看向这个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