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取之不尽(第3页)

 也许到那时,你们都不想把女儿外嫁了。因为我们村比外村有钱啊! 

 但是,有要求。我的要求很简单,我要我们村的村民: 

 民风淳朴、勤劳善良、积极向上、邻里和谐、家庭和睦、父慈子孝、男女平等、尊老爱幼、团结互助~” 

 南笙进行了一通思想品德教育。等识字的人多了,就像现代那样,贴墙上,标语随处可见,老少皆知。 

 “我的要求说的有点儿长,总结出来就是,家里家外不要打架,骂人,说话和气,好好干活,不论男女老少都是一样对待。 

 一句话,我希望你们都是好的。” 

 这下都懂了。 

 “好的。” 

 “我们做好的。” 

 “放心吧,南公子,我们听你的。” 

 …… 

 村民们都表态了,心里更是激动不已。 

 晚饭后,她还有重要的事没做,洗大小肠。其他的交给外婆他们。 

 带着面粉,盐,拿出手电,三人来到河边。分工合作,大黄小黄虽然有点儿~但还好,忍着吧!自己的某种气味也是…… 

 “明天给你们整些好吃的,不光是鸡肉,还有其他的,补偿一下。” 

 安慰安慰这两个受尽气味的小跟班吧。 

 回到山洞,南笙就把玉米种子准备好了,还是两种,白的黄的。 

 她多拿出一些,种完了剩下的磨成面粉和小碴子。 

 让县长和村长等人先尝尝,知道这个新物种的味道和吃法。 

 她的粮仓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功能。现在里面有五种粮食:玉米、大米、高粱、麦子、黄米,而且除了麦子外每种都有粘的和不粘的。 

 南笙满眼泪水。她妈妈知道她爱吃粘东西,这是怎样的爱啊!心里默念: 

 “谢谢您,妈妈,我收到了。我很好。” 

 心情难以平复。 

 今天是十五,圆月明亮,当空悬挂。许是母女连心,现代林娅楠的母亲看电视打了个盹,隐隐地听到女儿的声音,‘谢谢您,妈妈,我收到了。我很好。’重复几遍,直到妈妈清醒。 

 只是,南笙一点儿感知也没有。 

 她正在玻璃房里挖果树,尽量保证根须和周围土的完整。 

 出来后,趁着月光采了腾蔓,进入玻璃房,把树根包裹起来。 

 她一边缠就发现藤条在迅速变色,原本绿绿的枝条一会儿就变成褐色了。 

 欧~,原来新世界的东西在这里生存不了。 

 不然,这种腾蔓,扔哪里都能活,生命力顽强,也不会这么快枯萎的。 

 她不管这些,保持好树根就好。 

 拿出两百斤黄玉米,二十斤白玉米,明天早上让二黄搬到马车上。 

 她现在就去河边放树。早整完早睡觉,明天会是个忙碌的一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