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石游记半边人

第455章 从建筑看发展!(第3页)

 用的是无地可种的农夫、征发的是度日如年的匠人。 

 窟外还往往建有木建筑加以保护。 

 从建筑功能布局来看,石窟可分为三种: 

 一是塔院型,与初期佛寺以塔为中心相同; 

 二是佛殿型,窟中以佛像为主体,相当于一般寺庙中的佛殿; 

 三是僧院型,这种寺院在“身毒”称“毘诃罗”,主要供僧众打坐修行之用,窟中置佛像,周围凿小窟若干,每窟供一僧打坐。 

 兄长呀!你可否想过羌胡、鲜卑奴境内佛寺怎么建出来的? 

 这些佛寺都是我汉家儿郎用累累白骨所建,北方汉人从刚开始时的二千多万人口,变成现在四百多万出头。 

 那消失的一千五百多万汉人人口去哪里了? 

 兄长所说的“仁”包括那消失的一千五百多万北方汉人吗? 

 而同时期,南方汉人在做什么? 

 他们什么都没有做,一心扑在建筑和穿衣吃饭的享受上面,世家豪门生怕住的不够舒适,吃的不够丰富,穿的不够奢华。 

 南方贵族、世家豪门的住宅后面都往往建有园林。 

 园中有土山、钓台、曲沼、飞梁、重阁、假山等等。 

 同时,还让叠石造山的假山技术得到了很大发展,如建康的华林园、萧蒹宅及梁江陵湘东苑,或重岩复岭,石路崎岖,或深溪洞壑,有若自然。 

 魏晋以来,一些士大夫标榜旷达风流,爱好自然野致,在造园修建方面,聚石引泉,植林开涧,企图创造一种比较朴素自然的意境。 

 时间来到南朝后,他们耗费民脂民膏,去满足个人的私欲,集体有意识的忘记正在北方胡虏屠杀刀苦苦挣扎的汉人。 

 离石忍不住又叹了口气,唉! 

 由于民族的强制大融合,这时期室内家具陈设发生了若干变化。 

 一方面,席坐的习惯仍然未改,但传统家具有了新的发展。 

 如睡床增高,上部加床顶,周围施以可拆卸的矮屏,这种习惯在北方改变的更明显。 

 起居用的床加高、加大,下部以壶门作装饰,人们既可以坐于床上,又可垂足坐于床沿; 

 床上出现了倚靠用的长几、隐囊和半圆形凭几(又称曲几); 

 两折四牒可以移动的屏风发展为多折多牒式。 

 另一方面,西北匈人杂胡进入中原地区以后,不仅东汉末年传入的胡床逐渐普及到民间,还输入了各种形式的高坐具,如椅子、方凳、圆凳、束腰形圆凳等。 

 这些新家具改变了北方汉人的起居习惯与室内的空间布置习俗,成为以后逐步废止床榻和席地而坐习俗的前奏。 

 刘浚听的目瞪口呆,又觉得理所当然,只有这位贤弟,才有这样的能力也有这样的权力,让各地的官员将这些无聊的情报汇总上报上来。 

 他嗫嚅的说: 

 贤弟,你所说的这些,为兄能否借来一观,等日后有机会去看看。 

 唉!为兄也知道这只是一种妄想,为兄年龄摆在这里,连多走几步路都有些气喘,怎能到你说的地方去看看呢? 

 离石自信的说: 

 兄长,若是听小弟安排,戒除了寒食散的毒瘾,让黄神医给你调理理身体,再修习道家养身锻体之术,定能让你再年轻二十岁。 

 那时,你乘坐大秦的火车,去东南西北四处转转,领略山河风光之峻美,岂不美哉? 

 刘浚迟疑的问道: 

 当真? 

 离石肯定的说: 

 吾以先皇启誓,绝无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