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瑶乐于乐公子
第655章 共襄盛举的矛盾(第2页)
学堂的兴建,王爷已有明断:各都督府承担七成之资,各部落则分担三成。这既是对各部落的尊重,也是对我们共同未来的期许。这样的安排,旨在确保教育的普及与深入,同时也让各部落有机会参与到东北发展的伟大前程中来。
至于夫子的选拔,王爷深思熟虑后提出了一个别具一格的方案。鉴于当前夫子人才稀缺的严峻形势,他提议我们首先从白山书院中精心筛选。当然,我们的目光不应仅限于此,各部落若有合适的人选,亦可积极举荐,旨在广纳贤才,不拘一格。
本官期待着与各位共同探讨这一提议。各位的见解,将为我们选拔出真正有德有才的夫子,为未来的教学大计注入新的活力。不知各位对此有何高见?”
“那么,这些人才,最终是否都将踏上科举之路,以获取朝廷的青睐与重用?”阿朱,东室韦部的首领,他披肩散发,脸上的表情异常严肃。
周扬微微一笑,他的眼神中透露着对王爷决策的深刻理解。他缓缓开口,“王爷的意思,是希望这些人才能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自己的道路。若他们愿意,自可踏上科举之路,与天下英才一较高下,争取朝廷的赏识与重用。若他们不愿,也可留在部落,以他们的才华为部落的教学和政务贡献力量。王爷给予他们充分的自由,朝廷也决不会加以限制。”
他的话语让阿朱心中的疑虑逐渐消散。他点了点头,目光中透露出对未来的期待与信心。他知道,王爷的决策不仅考虑到了朝廷的需求,更尊重了每个人的选择和意愿。这样的政策,无疑将为部落的未来注入更多的活力和希望。自家的人才当然要用在自家了,每个人都有私心,每个部落也有自己的意志,都想强大起来,不受别人控制,所以人才是至关重要的。
各部落的参会的人不禁纷纷猜测,威震一方的东北王,他究竟在图谋些什么?他精心栽培的英才,竟能随心所欲地选择自己的道路,这岂不是为别人做嫁人?这其中的奥妙,实在令人费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