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瑶乐于乐公子
第879章 造反之火
岁月悠悠,转瞬已至岁末年初,皇城的红墙金瓦下,三十五岁的帝王安嘉杰,正悄然承受着时光的无情雕琢。他的夜晚,被无尽的黑暗与清醒交织的失眠所吞噬,那份沉重,如同冬日里绵延不绝的寒风,穿透了重重宫闱,也侵蚀了他的心田。
青丝渐染霜白,如同晨曦中不经意间洒落的点点雪花,无声地诉说着岁月的沧桑。安嘉杰的容颜,在这不息的时光流转中,添了几分不应有的疲惫与憔悴,眼神中偶尔闪过的光芒,也似乎被一层淡淡的忧郁所笼罩。
他的身体,在日复一日的忧虑与不眠中日渐消瘦,衣袍宽大了几分,却更显孤寂与落寞。更令人心忧的是,那曾经锐利如鹰的目光,如今也蒙上了一层薄雾,眼花之疾悄然降临,让他在看尽世间繁华的同时,也不得不面对视力衰退的无奈。
在这年终岁末的寒风中,安嘉杰独自立于高台之上,眺望着远方,心中五味杂陈。他深知,身为帝王,肩上承载着江山社稷的重担,个人的病痛与哀愁,只能深埋心底,化作夜深人静时的一声轻叹。然而,即便是在这无尽的孤独与挣扎中,他依然坚守着那份对天下的责任与担当,用他那虽已疲惫却依旧坚定的身影,默默守护着这片广袤的河山。
可惜的是,王献直的造反之火越烧越旺,根本没有熄灭之兆。
王献率其麾下精锐,未改昔日风貌,毅然决然挥师南下,汉水滔滔,难阻其锋。荆南之地,烽火骤起,节度使杨知温,见敌势汹汹,毅然闭城自守,城墙之上,烈焰熊熊,贼影绰绰,然其心如磐石,不为所动。
朝廷闻讯,急召高骈任镇海军节度使,以解荆南之围。高骈,蜀中名将,率精锐蜀兵一万五千人,自备粮秣,誓以三十日为期,驰援荆南。然世事难料,待其大军将至,荆南城头,已换人间,杨知温于乱中脱险,而贼寇得城,却如涸辙之鱼,难以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