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李善长,告老还乡(第2页)

 朱标这话刚一出口。

 朱元璋眉头紧皱的同时狠狠剜了朱标一眼。

 朱标那话的意思,无非是说整个奉天殿无人敢发中正之言。

 所有人都迫于胡惟庸的威慑,不敢开口。

 至于冯胜、汤和这些武将。

 他们虽不惧胡惟庸,可他们与刘伯温的关系也是一般。

 纵然知道以刘伯温的德行,办不出贪污受贿、结党营私的事,可他们却也不想为刘伯温说情。

 对于百官的心思,朱元璋自然清楚。

 可在他看来,朱标不该再次提醒。

 同样。

 听到朱标这话,心明眼亮如宋濂这样的人,当即出班禀告。

 “臣宋濂与刘伯温交厚,深知他绝非贪图小利,结党营私之人!”

 “臣高启恳求陛下明查,还诚意伯清白!”

 “李相。”

 朱标目光停留在李善长身上,沉声说道:

 “李相昨日不是还为刘伯温求情,今日怎的不发一言?”

 朱标这话刚一出口。

 胡惟庸、涂节等人满是诧异的看向面前站着的李善长。

 而此时的李善长深吸口气,出班说道:

 “殿下,臣虽知诚意伯品性不像贪污受贿、结党营私之人。”

 “可臣却并无实据,陛下、太子在上,臣不敢妄言。”

 “好!”

 明白李善长这老狐狸又在打自己的算盘。

 朱标转身看向朱元璋道:

 “父皇,李相说的极是,并无实据之下,纵然知道刘伯温的德行宽厚,却也不敢贸然为刘伯温求情。”

 “儿臣也是如此想的,并无实据之下,也不该贸然给刘伯

温定罪。”

 “儿臣以为,让刘伯温暂居京都,等刑部审议完毕后,再行决策。”

 “嗯。”

 老朱微微点头,沉声说道:

 “刘伯温一案由太子全权负责,审定结束后再行决议。”

 “尔等可还有奏?”

 见无人再奏,朱元璋便要出声散朝。

 可也是此时。

 朱标看向李善长,再次开口说道:

 “李相,昨日你不是给孤说,有事启奏吗?”

 听到这话。

 李善长表情顿时慌乱了起来,一时间竟也有些乱了方寸。

 看着不远处一脸若无其事的朱标,李善长只想感慨一句相煎何太急啊......

 他是知道朱标想让他辞官还乡。

 可他没想到的是,朱标竟然连一日都等不及。

 本来他还想着,等散朝之后自己一人拜见朱元璋,出言请辞。

 他也好弄明白,让自己辞官还乡到底是朱标的意思,还是朱元璋的意思。

 可现在倒好。

 哪怕老朱事先不知道,哪怕老朱没有让他告老还乡的意思。

 可一旦他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出言请辞。

 那他的官场之路也算是到头了。

 “李相?”

 听到朱标再三催促,李善长无奈,只好当着众人的面向朱元璋说道: